5月23-25日,2025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流域空间韧性与人居智慧”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大会聚焦于流域尺度的韧性规划与智慧技术应用,应对气候变化下的城市内涝、生态安全等挑战,推动城市防灾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梁海山及师生受邀参会,并由李滢、张玥、张莫南3名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在青年学者论坛做学术报告。
李滢同学聚焦西辽河流域城镇空间演变的多维度韧性逻辑,揭示城镇扩张的非线性韧性特征、"一轴两翼"韧性主轴的空间分异规律;张玥同学针对西拉木伦河流域沙地乡村聚落空间韧性组织机制,提出该乡村聚落空间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策略;张莫南同学探索英金河流域传统村落水环境韧性适应智慧,揭示"水-村落"协同演化的韧性营建逻辑。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科研能力的协同提升与学术视野的拓展,推动西辽河流域韧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更能够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