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在能源领域内的顶级学术期刊《Energy》(《能源》,CiteScore=15.3,Impact Factor=9.0,中国科学院工程技术1区Top)发表了题为“Optimizatio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waste heat recovery procedures in copper plant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analysis of T-Q-C diagram”(《基于T-Q-C图协同分析的铜厂余热回收流程优化与可行性分析》论文链接地址: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25.136330)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对某铜冶炼厂的工业余热回收供暖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温度-热流-碳排放”的指标比较,探究低品位工业余热建筑供暖节能减碳的关键问题。同时,探索区域供热系统供需匹配的技术方案,寻优清洁供暖的系统调节策略。
该成果论文由我校王春林副教授、现就读于沈阳建筑大学的我校2019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马明辉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2019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赤峰学院“双师型”教师李焱赫为第三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的邓杰文作为通讯作者等合作,联合内蒙古富龙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方豪博士共同完成。该成果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我校在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领域的应用研究水平,也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供热行业人才的成效体现。赤峰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自2015年起联合赤峰富龙公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携手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立足赤峰、服务北方供热企业”。不断研究行业前沿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以培养中国北方供热企业需要的能源工程师为目标,持续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投身自治区“温暖工程”建设,助力北方供热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马明辉,中共党员,1996年9月出生于内蒙赤峰。2015-2019年在赤峰学院资源环境与工程学院建环专业学习,2018-2019年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学习专业基础课,毕业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魏庆芃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邓杰文老师的团队(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人才)担任工程师以及科研助理工作,先后参与10余项纵向、横向课题。目前就读于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李焱赫,男,汉族,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2019届毕业生,目前就职于内蒙古富龙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该学生在校期间期间,参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调研、呼市大温差可行性研究及西安中深层地源热泵测试等工作,毕业后参与完成赤峰市及其他城市多项供热可研、规划项目,展现了过硬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2021年竞聘成为赤峰学院“双师型”教师,工作期间发表5篇论文,参与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3项软著的申请,参与三个地方标准立项工作,经评估两项已获批制定。并参与我校《低品位工业余热建筑供暖》著作编写目前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