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劳动教育沃土,培育时代奋斗新人——赤峰学院2025年度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纪实
学校于5月1日至30日期间,开展“养成劳动习惯,培育时代新人”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学校通过“理论宣讲+实践体验+专业融合+志愿服务”四维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各类活动,覆盖全校各二级学院,让劳动精神浸润青春成长之路。
党建引领筑根基:构建劳动教育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以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振军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第二课堂积分,打造全流程管理机制。学校精心组织学生观看了《大国工匠》纪录片,各二级学院也结合劳动主题和专业特色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浓厚氛围。
多维活动亮品牌:让劳动精神在实践中焕发生机
工匠精神浸润课堂:物理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举办了铸就工匠精神主题讲座,系统讲解了从原材料到精密芯片的全流程技术奥秘,讲述了半导体领域归国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回顾了中国芯片产业从“引进依赖”到“自主创新”的蜕变历程,激励学生以“大国工匠”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匠心坚守、以技能报国。
铸就工匠精神主题讲座
辩论赛场论劳动价值: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以“劳动教育的价值是否能更多体现个人成长”为主题的辩论赛。正反双方辩手准备充分,在赛场上旁征博引、唇枪舌剑,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
劳动教育的价值是否能更多体现个人成长辩论赛
多维度解码劳动精神:外国语学院开展“深化劳动认知,弘扬时代精神”劳动教育专题讲座。讲座从历史、人物、时代三个维度展开,阐释了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形态可变,精神内核不变”的认知。
“深化劳动认知,弘扬时代精神”劳动教育专题讲座
艺术劳动赋能乡土建设:美术学院举办了《劳动月主题板报》活动、“艺心向党 绘美乡建”社会实践活动、“劳艺折粽 绳彩情浓”特色活动、“劳育彩绘,跃动青春”校园跑地标彩绘活动、游园会融入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
劳动月主题板报
“艺心向党 绘美乡建”社会实践活动
“劳艺折粽 绳彩情浓”劳动月主题特色活动
“劳育彩绘,跃动青春”校园跑地标彩绘活动
游园会融入传统手工艺体验
医学劳动守护生命健康:护理学院开展劳动主题宣传教育观影活动、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劳医结合漫画科普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劳动主题宣传教育观影活动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
“劳医结合”漫画科普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中医(蒙医)学院举办了“传承本草匠心,践行劳动育人”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以“理论+实践”“文化+劳动”为主线,通过药材学习和香囊制作等特色环节,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中医药魅力。
“传承本草匠心,践行劳动育人”主题活动
基础医学院开展“最美劳动瞬间”用镜头记录劳动中的美好与力量主题活动。通过学生们的镜头,捕捉和展现劳动中的美好瞬间,传递劳动的力量和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
专业科普义诊传真情:口腔医学院将劳育教育与专业结合,选派志愿者团队师生共计55人赴海拉苏蒙古族学校,为500余名学生进行免费口腔健康检查、龋齿筛查和口腔卫生指导,并发放自己精心制作的科普海报及折页手册共计100余份。
口腔义诊进校园,爱心义诊护成长
科普海报贴课堂,健康科普伴童行
剪纸艺术活化劳动教育:蒙古学学院举办“巧手剪花 剪出心愿”主题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讲授蒙古族剪纸“对称折剪法”,学生以“劳动场景”为主题创作作品,让传统技艺成为劳动教育的“活教材”。
“巧手剪花 剪出心愿”主题活动
以史鉴今赋能劳动教育:历史文化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以史鉴今”主题活动,通过文物修复实践、历史文化场馆讲解实践、古籍整理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增强专业认同感。
“以史鉴今”主题活动
助残扶弱传递温暖:教育科学学院志愿者服务队联合红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爱与温暖同行”全国助残日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与红山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一同布置手工艺品义卖摊位,向市民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助力义卖顺利结束。
“爱与温暖同行”全国助残日志愿服务活动
“以爱之名,传递浪漫”志愿服务活动
端午劳动联结社区:外国语学院联合红山郡社区开展“端午粽情融劳动,服务实践育新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体育学院牵头举办“龙舟破浪豪情涌,粽叶含情雅意长”端午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有机结合。
“端午粽情融劳动,服务实践育新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育人成效结硕果:让劳动基因融入成长血脉
本次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以劳动精神为内核,厚植校园文化土壤,将“劳动育人” 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理解劳动价值、掌握劳动技能、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奉献品格、砥砺创新精神,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供稿:教务处、团委
校对:丁滢(学生)、王煜森(学生)
审核:永胜 、王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