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四届“挑战杯” 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竞赛的预通知
赤峰学院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四届“挑战杯”
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级竞赛的预通知
各二级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体化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广泛凝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青春力量,校团委决定于2025年4月举办赤峰学院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级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总体要求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需求,着眼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以赛事为牵引,合力构建服务青年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矩阵,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引导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服务“国之大者”。坚持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动员青年学子聚焦“卡脖子”问题,探索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科研训练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时代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的引领力。
——助力全面创新。鼓励青年学子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硬科技”开展科技攻关,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突出实践育人。推动科创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激励广大青年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实践,将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成果转化。聚焦做好赛事“后半篇文章”,大力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紧密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地方、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合作,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
三、竞赛内容
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三类。参赛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鼓励结合自治区“六个行动”。其中,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鼓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方法思维等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须扎根实际、深入一线,紧扣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服务、助力节水行动等重点领域,开展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挑战杯”校赛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挑战杯”校赛组委会,名单如下:
主任:李伟威
成员: (按联合发起单位排序)
团委、就业与创业工作处、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学生会等部门负责人。校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
五、奖项设置
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六、赛事步骤及安排
1.各二级单位于3月末4月初完成“挑战杯”院级竞赛;
2.各二级单位于4月上旬将院级竞赛推选作品报送学校团委(报送材料为作品主体文档、路演展示用PPT、院级赛事组织评分表、校级竞赛作品申报表等);
3.学校于4月上旬开展“挑战杯”校级选拔赛作品申报作品评审及选拔,各二级学院报送的作品按照其上报总数的 40%入围校赛;
4.学校于4月中旬组织开展“挑战杯”校级竞赛决赛路演;
5.“挑战杯”校级竞赛结束后进行自治区级竞赛推选作品公示。
七、竞赛内容
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三类。参赛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鼓励结合自治区“六个行动”。其中,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鼓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方法思维等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须扎根实际、深入一线,紧扣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服务、助力节水行动等重点领域,开展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二级单位要落实赛事要求,聚焦主题、突出科创导向、优化赛事设置,组织协调机构要严格审核把关,切实做好院赛的组织、评审、推报、审核等工作。
(二)深入宣传发动。各二级单位要切实做好竞赛宣传动员,营造科创氛围。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加强对科创作品指导,切实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鼓励师生积极参加校级竞赛,通过开展创新培训、加强交流展示、培育科技类社团等方式,持续提高赛事的群众性和交流性。
(三)完善机制保障。各二级单位要建立科创激励机制,制定相应奖励办法。探索项目孵化机制,为优秀项目落地转化提供服务,建立竞赛拔尖创新人才库和优秀作品库,为后期人才对接、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撑。建立参赛选手就业实习促进机制。
(四)遵守组织安排。各二级单位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在规定时段内完成院赛选拔工作,并填写《赤峰学院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赛事组织评分表》(附件2)、《赤峰学院2025年度“挑战杯”校级竞赛作品申报表》(附件3),将报送校赛的作品根据院赛名次和作品质量在表格中进行排序,经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与作品主体文档、路演展示用PPT等电子版材料一起于4月7日前将材料报送至学校团委邮箱cfxytw01@126.com,纸质版材料报送至崇德楼326办公室。
联 系 人:李根
联系电话:0476-8300124
共青团赤峰学院委员会
2025年3月25日
附件:
1.“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
2.赤峰学院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赛事组织评分表
3.赤峰学院2025年度“挑战杯”校级竞赛作品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