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时间:2022-07-22
学院拥有一支梯队合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65人,双师型教师4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教师中担任国家、自治区各类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余人,国际牙医医师学院院士1人、赤峰市先进工作者1人,内蒙古“321”人才第二层次人员1人、“英才兴蒙”四类人才1、“英才兴蒙”六类人才2人、青年科技英才1人、“玉龙人才”1人。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创新人才团队入选第一批“英才兴蒙”工程团队、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
姜喜玲,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硕导,现任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院长、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口腔医学专业。研究方向为颅面畸形。主要从事颅颌面结构研究,提出MRI-only流程及脑中线替代面中线的三维头影测量方法。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内蒙古口腔颅颌面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及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负责人。获内蒙古“511”人才、“321”人才第二层次、医师协会名医及“英才兴蒙”四类人才等称号。2023年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2项转让,5项临床应用)、其他专利5项,参与制定国家级行业标准1项、自治区级行业标准1项。
宝力道,男,口腔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导,兼任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9月毕业于日本冈山大学大学院医齿药学综合研究科博士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口腔数字化修复学、口腔高分子材料学及龋病综合管理模式。承担口腔医学专业本硕课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工作。科研方面,现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自治区重大研发项目各1项;已完成其他科研基金项目12项,发表论文20篇,获专利2项。著作成果方面,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出版专著2套(其中1套获2023年度自治区科技厅优秀科普作品奖)自治区第一批“英才兴蒙工程团队”成员。
乌玉红,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获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牙周黏膜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牙周病学,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2篇,核心期刊8篇,主编论著1部,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5项,参与省级项目4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级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赤峰市自然科学科研课题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赤峰市社会科学院科研项目成果二等奖1项。近5年获得内蒙口腔医学会优秀口腔医师、内蒙口腔医学会“三好三热爱”优秀口腔医师、内蒙古口腔医学会优秀科研工作者、赤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赤峰市第三批“玉龙英才”人才称号。
李文超,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原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副院长。现任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口腔种植科主任。国际种植牙医师协会(ICOI)中国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及牙槽外科专委会委员,内蒙古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赤峰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种植外科和牙槽外科。曾赴以色列、德国、法国、韩国和日本短期学习种植牙技术,独创微创种植技术体系。发表学术论文85篇(SCI收录15篇,教学论文8篇),主编专著2部,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4项,参与1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评内蒙古科技英才、自治区名医和优秀口腔医师等多项荣誉。
哈斯达来,主任医师、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口腔工艺技术教研室主任,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综合科副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内蒙古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口腔全科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常委。临床主要从事口腔修复、口腔综合诊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修复、骨缺损修复材料相关研究。现主持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项,完成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5篇,参编教材和专著3部,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赤峰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拟承担口腔修复学培养任务。
雷博程,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口腔医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始终以先锋标准践行初心使命,构建“课程+实践+竞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协助完成口腔医学院硕士点申报、审核评估等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主持参与自治区级和校级教改项目2项。牵头成立“口腔医学纵向整合课程虚拟教研室”,推动学科发展与教学资源共享。倾心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及科研,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自治区级3项,指导学生在自治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简历视频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在临床工作中主要从事牙槽外科及颌面部美容,研究方向为颌面部骨缺损成骨材料性能研究,以学科骨干身份参与口腔医学中心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学会激光专委会副主委、牙槽外科专委会常委,主持参与自治区级课题5项、市自然课题2项,参与编写“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发表论文8篇,在JCR一区发表论文影响因子9.417,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韩小梅,教授,主任医师,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教研室主任、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主任,内蒙古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口腔种植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口腔修复学研究生培养任务。擅长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种植修复治疗,开展数字化种植的系列研究、骨增量技术、美学修复等。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3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2部,参编规划教材1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及参与省市级项目11项,获得蒙古口腔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赤峰市卫生科技三等奖1项;获得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自治区级1项,校级1项。
张颖,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口腔正畸科副主任,口腔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内蒙古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赤峰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口腔正畸学,2021年作为内蒙古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对象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学习1年,临床上掌握固定矫治技术、舌侧矫治技术、隐形矫治技术、MSE矫治技术等国内先进技术。擅长儿童早期矫治、骨性反牙合、牙列拥挤、牙列间隙、严重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曾获国家级教学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赤峰市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奖项10余项。主持中华医学会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6项,参与省市级项目10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著作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管海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现任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主任,内蒙古口腔医学会理事,内蒙古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赤峰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从事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牙体牙髓病的病因学及治疗研究。主持科研项目7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编论著2部。多次获得“优秀口腔医师”、“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亚专业基地教学秘书、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
霍美玲,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口腔正畸科副主任,赤峰学院口腔正畸学教研室主任,内蒙古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学专委会常委。长期从事口腔正畸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儿童及成人错HE畸形的综合矫治。曾于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正颌正畸科进修学习。研究方向为隐形矫治技术及骨性错HE畸形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主持省市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5篇,主编/参编著作2部,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
刘思麟,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工作于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从事口腔正畸相关医教研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口腔正畸常规矫治技术,擅长各类错颌畸形的综合正畸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颌面骨缺损修复再生,以及口腔数字化技术应用。主持省市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6篇(含SCI),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论著3部。学术任职,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九届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口腔医学会第五届正畸专委会常务委员,丝绸之路正畸协作组常务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青年委员,赤峰市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委员。
王艳华,女,教授、主任医师,口腔修复专业。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包头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1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8月-2006年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进修。现任赤峰学院口腔修复教研室主任、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委会委员,内蒙古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赤峰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一直从事口腔修复诊疗和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擅长瓷贴面、嵌体、全瓷冠、数字化美学修复、磁性附着体及全口义齿修复。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作为编者编写卫生部规划教材2部(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副主编出版著作1部;主持自治区及学院各类项目5项,参与项目3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赤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吴琼,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秘书。201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硕士。内蒙古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副主任委员,呼和浩特市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各类颅颌面畸形的正畸治疗,主要从事儿童早期矫治,青少年及成人的固定矫治及隐形矫治等。累计发表高质量论文4篇,参编论著教材4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国自然,区自然等多项课题研究。
李爱萍,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赤峰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赤峰市红山区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特邀专家、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学科专业:牙体牙髓疾病及根尖周疾病诊治和预防(儿童)、儿童口腔疾病与颅颌面生长发育管理。研究方向:龋病病因机制与预防策略的研究、牙体牙髓疾病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的研究、儿童颅颌颜面生长发育管理的长期疗效研究、儿童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关联性研究。教学科研成果:在教学方面,主讲本科留学生教学课程,涵盖《口腔组织病理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等,教学效果显著,获师生好评,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教学能手奖项。科研成果丰硕,主持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主持参与完成市级自然科学课题项目5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发表国家级论文4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4部。
张沁,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佳木斯大学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013-2014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进修。现任内蒙古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专著2部,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 学科专业: 深耕牙周病治疗技术,擅长牙周炎序列治疗及口腔黏膜常见病的诊治,在牙周组织功能重建领域积累丰富经验;研究方向: 聚焦“牙周炎症因子在牙周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教学科研成果: 参与省级教改项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牙周病学课程改革》,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主持建设赤峰学院校级应用示范型课程《口腔黏膜病学》,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设,强化学生线上自学能力。
崔丽娟,副主任医师、讲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综合科,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从事口腔临床与教学工作十余年,擅长各类牙体牙髓疑难疾病的诊断,在显微根管治疗、根管再治疗、牙齿美学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扎实,技术娴熟。参与实用新型专利发明2项,主编著作2部,参与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内蒙古及赤峰口腔医学会等多个专委会担任职务。曾荣获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汇报人及优秀教学秘书等荣誉。
刘翠娟,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修复专业,工作于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综合科;任口腔综合科副主任,工艺技术教研室副主任。承担本科生工艺技术班《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的教学工作。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实习生代教工作。擅长口腔修复专业及牙体牙髓病疾病的综合诊疗,如前牙美学修复、牙体缺损的嵌体及全冠修复、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及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龋病的充填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根管治疗及显微根管治疗等。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两篇,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论著《简明五官学》第四主编。主持课题:一体化切削全口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效果对比分析。2025年度口腔颅颌面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专项课题,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