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示范型应用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
时间:2020-09-10
课程负责人:霍美玲
教学团队成员:张敏 雷博程 辛欣 白雪 张永春 竹娜 裴军 王志强
一、课程介绍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牙体解剖、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以及口腔生理三部分内容,与口腔医学各分支学科紧密联系。知识目标:掌握口腔颌面部诸部位的解剖形态特点及生理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力。素质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临床问题。同时提高学生查找文献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具有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临床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建设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本课程作为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投入了大量的优秀师资进行课程教学工作,但一直以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因解剖知识枯燥、乏味,更加难以记忆,所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2016年本课程相关教师申报了第一次教改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主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牙体解剖部分》为例”,并于2017年顺利结题。通过项目为学生编写了一套自编教材,完成了一套牙齿分步骤雕刻模型。2018年,本课程教师又参与申报了内蒙古教育厅项目“数字化模拟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发”,努力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使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让科研为教学助力。
2019年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解决重点问题
本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病例及问题为导向,打破原有课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挑战,打破“投喂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临床问题。同时提高学生查找文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