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
1.中心概况 口腔实验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我院拥有良好的口腔实验教学条件,口腔医学教学实验中心面积1960平米,下设口腔临床实训室、口腔临床模拟实训室、口腔综合实训室和口腔工艺技术实训室等。其中,口腔临床模拟实训室具有模拟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功能,既能为实训提供强化训练,也能提供标准规范的操作参照。口腔临床实训室配有30台牙科综合治疗椅,能够高度模拟临床,完成口腔临床操作技能的基础训练。口腔教学实验中心与口腔临床教学基地同步、同址建设,利于学生获得及时方便的实训指导。同时,实训室开放能够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训需求,为夯实基本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心秉承“突出应用能力,打牢实践基础,规范操作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理念,坚持“严格、规范、熟练、准确、细致”的训练原则,分阶段、分层次、分模块地开展口腔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培养具有一定医学人文素养、较强临床动手能力、操作规范、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口腔人才。2017年,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基地”。 2.教改举措 (1)强化实验教学与管理。全面统筹布局实验教学,探讨摸索以实践技能逐级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 (2)专业培养方案变更。2015年口腔医学院变更了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变既往的“分段式”教育为“平行交叉式”教育,早期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逐级提高。 (3)实践创新学分贴近临床。实践创新学分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新的教学模式下,2012级口腔医学本科生整体搬迁到临床医院内学习,师生交流方便,具有进行临床研究的条件。因此口腔医学院要求2012级同学的项目申报贴近临床。2015年口腔医学院创新项目共立项24项,所有项目均与专业临床相关。达到了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的目的。 (4)实习前专业授课体系的变革。学生在医院内进行专业学习,临床见习条件优越,同时结合口腔专业实验室开放政策,口腔医学院确立了理论课讲授技能,实验课训练技能,临床见习找不足,开放实验室补充不足的专业课授课体系,这样能够使老师熟悉学生,学生熟悉临床,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最终达到使学生顺利过渡到专业实习的目的。 (5)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口腔全科医生,专业实习在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既往采用的专科实习模式无法达到口腔全科培养目标。从2011级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开始,口腔医学院投入使用了两个综合带教诊区,采用“先专后综”的实习模式,有利于口腔全科医生的培养。 3.信息化建设 (1)网络化仿真头模模拟系统 中心配备网络化仿真头模模拟系统、手术录播示教系统等技能实训设备、模型,并附以视频演示。将学生无法在病人身上练习或医疗危险性大的实验集中在实验室中,以模拟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操作练习。 (2)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数字资源 依托赤峰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可共享校内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电子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等数字资源。 (3)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切片教学系统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切片主要解决病理标本的稀缺性和共享需求,同时兼顾以器官为中心路线、学科教学路线、用户自身体系路线三条学习路线,既满足目前的教学需求,又能够适应以器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需求。 (4)医学影像数字资源丰富 中心计划通过与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部分病例图像资源共享,建立模拟医院放射科医生工作站,学生可以通过该实验系统对病例影像学图像进行调整、重建和模拟诊断报告,培养学生阅读医学影像图片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将医学理论知识运用在临床诊断中的能力。可把临床检查的正常和典型影像病例应用于学生教学和自主学习。 4.主要特色 (1)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动手能力为特色,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仿真与现实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口腔医学教学实验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建设四个平台,以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口腔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与人文素质、临床综合技能和综合创新实验五个模块相互支撑,使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拓展至基础到临床医学教育全过程,打通实验室与临床之间的障碍,使学生的口腔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2)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实验教学走出实验室。通过学生自主选题、科普多媒体制作与演讲技能、社区调研设计的培训,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提高学生口腔健康宣教及社区调研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 (3)以高水平实验技术和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构建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口腔医学临床技能教学平台。 5. 建设成效和示范作用 (1)建设成效 1)更新了实验教学理念,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深化口腔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有效的街接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以“突出应用能力,打牢实践基础,规范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精神”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培养人文素养深厚、临床工作能力强、技能操作规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2)成为赤峰市口腔医学实践技能培训基地 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教学能力和培训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口腔医学实践技能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我区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3)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双师型”实验教学队伍 鼓励临床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实验教学。通过政策引导,不断提高中心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了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学队伍。 4)丰富和完善了教学方法手段、操作技能训练及考核评价体系 从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入手,按照“严格、规范、熟练、准确、细致”的训练原则,完善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及考核评价体系,将模拟临床与真实体验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多元化、分阶段的考核,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示范作用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16年,我院申请了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起全区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执业医师考试基地 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是赤峰市国家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基地,连续16年圆满完成了赤峰市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任务,接待考生每年平均300人。 3)口腔技能学习交流平台 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与同行多种形式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承办了各级学术会议的技能实践操作课程。成立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以来,区内多所学校来我校参观学习,展示了赤峰学院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力和水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