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历史文化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2024年7月上旬前往赤峰市林西县开展以“寻觅八仟英雄足迹,传承热北小延安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林西县是冀热辽地区根据地和战略指挥中心,是冀察热辽第一次党代会会址所在地,是"朱德骑兵旅"诞生地,有"热北小延安"的美誉。历史硝烟早已散去,但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乌兰夫、程子华、黄火青、欧阳钦、李运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生活足迹,值得我们去瞻仰、学习。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林西县博物馆、林西县大营子烈士陵园、林西县西山根党员教育基地、林西县革命英烈纪念广场、林西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厅等地,探访先烈们的足迹,学习先辈们的红色精神。
首先师生一行参观了林西县博物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领略到林西近万年的历史文化之光,了解到林西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到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每一个故事都仿佛将同学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革命先辈们拼搏奋斗、谋求发展的顽强意志,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感受到国家发展之路的坎坷与艰辛,更加坚定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林西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为综合类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2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103件。馆藏文物以新石器时代和辽、金、元时期为主,最具特色的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石雕女神像,辽代彩绘木板画,古钱币和元代青花瓷器。现馆内有"万年古韵 博远林西"、"北疆沃土 移民林西""塞北烽火 红色林西”三大主题展厅,博物馆展陈采用传统展示与数字化展示等手段相结合,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展示服务,带给人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以丰富独特的资源为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接着师生来到林西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厅,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团实地参观了五个展区,通过聆听讲解、现场观摩等方式,进一步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学习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增强了同学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心。
同时在参观中了解到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近年来林西县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接受了一场“沉浸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坚定了实践团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师生一行在林西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面对鲜红的团旗,全体团员在灿烂的阳光下,整齐列队,高举右拳庄严宣誓,体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再次深刻体会革命先烈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德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学生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在思想上得以洗礼和升华,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学生表示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青春之名,铸就明日之辉煌,以先锋之姿,展青春风采,铸钢铁意志,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国家的期冀!
同时,此次活动也促进了学院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文化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