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赤峰考古论坛》征稿
赤峰考古论坛介绍
赤峰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的摇篮。
赤峰考古论坛依托赤峰地区丰富的文物资源与文化遗产,秉承“学术双赢”原则,是我校与国内高校考古文博专业本、硕、博学生群体联合打造的面向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的交流学习平台。
目前,已经与国内30余所高校的考古文博专业形成相对稳定的“赤峰考古论坛”联盟方式,迄今已经连续举行六届。
为深入发掘赤峰地区丰富的文物资源与文化遗产背后的重要价值,打造具有北疆文化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赤峰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考古、文博院系联盟单位协办“第七届赤峰考古论坛”,会议主题为“西辽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
素仰您在该研究领域学术成就卓著,故诚邀您拨冗参会。
征稿对象
1.凡海内外高校考古与文博相关专业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均可参与申请;
2.为鼓励新秀,也吸纳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积极参与。
来稿说明
1.参会研究生必须围绕赤峰考古论坛主题(西辽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自行设计题目,文章主题明确,立论科学严谨,注重原创性,语言流畅准确,注释规范;
2.本轮投稿格式统一采取页下注的注释规范,同时需要在文章中注明姓名,研究方向,出生年,学校/单位,学院/部门等基本信息;
3.来稿须为原创论文,避免直接使用学术论文、工作报告、结项报告的投稿,特别优秀的论文可以不拘泥于主题;优先考虑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已经公开发表的优秀论文也可投稿,但需要在投稿时注明;
4.论文排版要求: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字,居中。标题与摘要之间注明作者,居中,采用楷体四号字。摘要、关键词及正文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引文采用页下注释(脚注)格式,每页重新编号,以①、②、③等依次编排,采宋体小五号字;不需在文末提供参考文献。文中英文(含注释)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与正文及注释要求一致。若排版与命名格式不符合规定要求,将会影响最终的审稿结果。
5.参选论文将经过论文检索系统进行检测,同时要求作者自检。一经发现盗窃他人观点等抄袭行为,文责自负,并取消参会资格。论文字数请控制在10000字以内为宜。
征稿时间
2025年4月1日-2025年7月30日
论坛举办时间
2025年8月上旬
论坛举办形式
线下会议
评选办法与奖金设置
本次论坛分初审和终审两部分
初审:
论坛组委会将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分组交付评审委员会,按一定比例选出候选者。
终审:
论坛组委会邀请候选者参加第六届赤峰考古论坛,根据现场PPT汇报及论文质量,由评审委员会线上评选获奖者,并举行颁奖仪式。本次论坛获奖名额由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根据参赛情况确定。
奖金设置如下:
一等奖2名,奖金2000元;
二等奖3名,每名奖金1000元;
三等奖4名,每名奖金500元 ;
优秀奖6名,颁发证书及精美礼品。
投稿方式:
本次论坛仅支持邮箱投稿(331580299@qq.com)。回执及论文通过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邮件标题:第七届赤峰考古论坛-院校/研究机构-姓名-论文题目(回执)。
为方便统计信息,参会回执的邮件主题、文档名称格式为:第七届赤峰考古论坛-姓名-院校/研究机构-姓名-论文题目(回执)。
最终投稿时,请将邮件主题与论文文档标题统一命名为“第七届赤峰考古论坛-姓名-院校/研究机构-论文题目”的格式。
如受不可抗力影响,征稿事宜、论坛举办时间或举办方式发生变化,将另行通知。
联系方式:
联系人: 范辰冉
联系电话:15247640021
联系人: 欧孝宇
联系电话:1514733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