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英才兴蒙”工程人才风采②|李月新:以史为笔,绘育人华章

  我校首批入选“英才兴蒙”工程人才的先锋们,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不懈的钻研精神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各自领域深耕不辍。他们或于实验室中日夜攻坚,让科研成果从图纸走向现实;或用创新思维破解行业难题,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近这群科技追梦人,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智慧与热忱交织的璀璨光芒。

  “课堂上,李老师是博学、幽默的,善于用小故事引出大问题,把遥远的历史拉得与我们很近。同时,李老师也是严谨、认真的,有翔实的文献资料,有严谨的史料考证,有深入的逻辑分析,引导我们主动思考、探究,不仅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掌握和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线索,也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能力,更是唤起了我们历史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23级历史学专业的杨诗磊说。

640.png

李月新,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辽史、北方民族史等中国古代历史领域的相关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在《史学集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文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赤峰市哲学社会科学政府成果奖多项,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一层次人选,赤峰市第二批“玉龙人才”,赤峰市社会科学青年学者。

专业的厚度和广度,让她的课堂既有人文学科的厚重,又有科学理性的思辨。从教18年来,李月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践行着用高质量科研促进高质量教学的理念,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工作一线,用史笔绘就育人华章。

李月新自担任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以来,带头发挥“双带头人”作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为目的,扎扎实实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认认真真做好学院管理的各项工作。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为抓手,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用学科知识渗透思想教育,推进“十大”育人体系,极大地激发学生品德和情感的成长与成熟。为赤峰及其周边地区输送大量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学、考古、文博行业综合型人才。

李月新说,身为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院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身为史学工作者,天然的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担当;身为历史教师,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责无旁贷。师者如舟,千里不殆;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希望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都能“坐看神州,行道无疆,择其善者而固执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