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英才兴蒙”工程人才风采④|张俊毅

  我校首批入选“英才兴蒙”工程人才的先锋们,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不懈的钻研精神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各自领域深耕不辍。他们或于实验室中日夜攻坚,让科研成果从图纸走向现实;或用创新思维破解行业难题,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近这群科技追梦人,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智慧与热忱交织的璀璨光芒。

  张俊毅,中共党员,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病理学博士,肿瘤病理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病理学专家,现任赤峰学院医学部常务副主任、赤峰学院临床病理研究所所长,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副会长、内蒙古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等。先后在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进修访学。获得“英才兴蒙”工程高层次人才第五类人才、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项目(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自治区“创新先锋岗”、自治区医师协会名医、赤峰市“玉龙英才”、 赤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教学中

  张俊毅教授承担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的《病理生理学》课程授课任务。教学过程中,他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重视医学生胜任力培养,灵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融入癌蛋白促进恶性肿瘤演进的分子机制等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包括瘤细胞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端粒酶活性增高、肿瘤细胞干性特征增强等诸多分子异常事件,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在分子层面的理解,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增进了学生对医学科学研究的认识。

在科研中

张俊毅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3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病理学》《临床病理科分册》《病理学进展》《胸部创伤治疗学》等教材和著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内蒙古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多年来,张俊毅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肿瘤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的科学研究,重点开展了肺癌等恶性肿瘤中δ-catenin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研究,对影响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相关分子及其调控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团队研究了δ-catenin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发现δ-catenin可通过改变小GTPases活性等多条分子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因此把δ-catenin作为治疗肿瘤的分子靶点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此外,研究团队开发的肿瘤多基因预后评估模型适用于不能手术、只能获取到活检小标本的肿瘤患者,对使用该模型预测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临床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513091308.jpg

在医疗中

作为一名病理医生,张俊毅教授平时还承担着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工作中,他注重对科室低年资医生、研究生、住培生、进修生的业务指导,经常在工作之余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教学读片等教学活动,以期提高科室年轻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此外,张俊毅教授注重专科建设,积极推进科室申报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工作,按照国家质控标准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做到可控、可追溯,确保医疗质量管理零缺陷,对患者负责,对医院负责,进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