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赤峰学院首页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所属类别:>> 招生章程
赤峰学院2015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14-07-09 浏览:
赤峰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多科性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内蒙古赤峰市。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已经涵盖文学、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60个。学校还设有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三个附属单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85人,其中教授136人,副教授34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111”人才工程人选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2人,赤峰市“十百千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
近几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科研项目513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 项,省部级项目233 项。学校现有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创新科研实验教育基地”、“蒙东城市群建设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级社科研究基地。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在全国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有关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与韩国湖南大学、英国科特布里奇学院、瑞典隆德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国立师范大学等国外院校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现有美国、巴基斯坦、纳米比亚、蒙古国等国家的留学生152人在我校深造。
学校以“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和“开门、开放、开明”为办学理念,以“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培育“崇德敬业、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积极推动学校走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转型发展道路,着力建设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基地。
 
一、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以打造有特色、有质量、有品牌的研究生教育为导向,建设立足赤峰、面向全区、辐射周边的高级文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在全国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文博研究基地为目标。遵循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规律,培养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富于创新、善于实践的高层次文博人才。
(二)办学优势:
我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目前自治区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唯一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能够实现蒙、汉双语授课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建设,已经得到自治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治区教育厅专门为我校划拨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发文各盟市文化局、各文博单位、有关旗县文化(文物)局等单位,在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持。
(三)导师队伍:
学院专门组建了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了专业与技能兼顾、内外聘用结合的双导师队伍。我校已有于建设、任爱君、宝音础古拉、腾海键等多位知名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草原青铜文化方面专家组建的师资队伍。同时还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聘请了郭大顺、安泳锝、塔拉、刘国祥等多位该领域专家学者为我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科研条件:
学校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科研实践平台。学校不定期邀请国内外文物与博物馆领域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最前沿的学术信息。我校还利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良好关系,建立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平台。同时学校还建设了完善的实验室条件,现有器物修复、文物鉴定、金属器物分析、博物馆实验教学平台、文物标本陈列与展示中心等一系列实验实训室,保障校内实验实训教学需求。
(五)就业前景:
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起步比较晚,但近30多年发展迅猛,文博工作岗位和从业人员激增。各级各类文物管理机构人才缺口很大,普遍存在着高级专门人才非常短缺。2014年全国共有29所高校招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研究生,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需要。
我校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点作为国家“特需人才”项目获得批准,正表明该行业人才的紧缺。仅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全区十二个盟市100多个旗县,共拥有各级各类文物管理机构近百个,在编从业人员逾万名。另外,内蒙古自治区历史底蕴深厚,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迹亟待开展深入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培养大批专业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成为当前的紧迫需求。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厅(文物局)以文件形式确定:非在职人员考取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全区文博行业予以优先录用。
 
二、招生信息发布
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赤峰学院学科规划与研究生处网站(http://222.39.96.123:8081/cfxyxkjsc/)查询有关通知。
三、学制、学历与学位
学制为2.5年全日制。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由赤峰学院颁发国家统一认可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证书。
四、报考条件、报名、资格审查、初试、复试办法
见附页“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名考试程序报名考试程序”
五、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六、调剂
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但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录取。
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考生须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提交申请调剂信息,包括调往学校、专业等,我校将按考生的申请寄转报考材料。
七、学费与奖学金
  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本专业设有一定比例的奖学金。
  八、联系方式
  1.登录网址http://222.39.96.123:8081/cfxyxkjsc查询相关信息。
2.咨询电话和联系方式
学科建设规划处研究生教育管理科
联系人:马图雅 电话:0476-8300519 13664865586
刘伟学 电话:0476-8300515 13739938768
电子邮箱:xkjsghc@163.com
通讯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1号赤峰学院学科规划与研究生处研究生教育管理科 邮编:024000 
办公地点:明德楼(旧图书馆)3楼研究生教育管理科
 
本信息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招生最新政策不符,我校将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