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福,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1年2月生于内蒙古奈曼旗,文学博士,讲师。1999.9-2003.7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学院读本科,2003.9-2006.7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读硕士,2011.9-2014.6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读博士。2006.8至今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蒙古民间文学、蒙汉翻译。教育教学情况,先后承担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基础》、《翻译学概论》、《蒙古族经典作品导读》、《大学蒙古语文》等课程。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蒙古族佛教口传文化遗产研究”(15CZJ021);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当代修辞研究”(12XJA7400001);参与完成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一般项目—《域外人眼中的近代昭乌达蒙古民俗文化》(赤社联【2013】23号)。
科研著作:《当代修辞学:蒙古语修辞风格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年11月)本人承担完成尹湛纳希作品翻译风格研究部分;“蒙古人的吉祥天女崇拜及神话传说”(中国蒙古学,2014年第一期)、“额尔德尼喇嘛的传说与相关问题探究”(赤峰学院学报,2013年第二期)、“传说中的蒙古族白老翁与汉族南极老翁形象之比较”(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五期)、“蒙古民间文学中的文化意象探析”(西部蒙古论坛,2013年第一期)、“关于散文诗《银色世界的主人们》的修辞格翻译”(赤峰学院学报,2010年第二期)、“蒙汉双关语之对比与翻译技巧”(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六期)、“《青史演义》中的数字文化内涵与翻译方法”(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一期)等一部专著和十余篇论文。
获奖情况:先后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09.6)、“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10.6)、“赤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8.7)、“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3.12)、 “优秀毕业生 ” (2014.6)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