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研究院简介 | 人才培养 | 学术季刊 | 科研团队 | 基地建设 | 政策文件
 

胡格吉乐图

发表时间:2017-03-08


胡格吉乐图,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科左后旗人,祖籍敖汉旗。1965年1月27日(农历甲辰腊月廿五)出生在科左后旗吉尔嘎朗苏木葛根苏日格艾力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在科左后旗阿古拉苏木读完小学、初中,在哲里木盟蒙古族中学读完高中。现任蒙古文史学院院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和蒙汉双语方向)专业教授,文学博士,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蒙古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校级重点学科-蒙古学学科负责人。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蒙古学学会会员。
1983至1987年间就读于内蒙古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87至1990年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师从色音巴雅尔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2至2007年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民族文学系师从扎拉嘎研究员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1990年9月到1994年6月在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工作;1994年7月到2003年4月在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工作;2003年4月到2009年12月在赤峰学院教务处工作;2009年12月至今在蒙古文史学院工作。2001年9月至2002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进修访问;2009年9月至12月,在内蒙古党校第17期中青班培训学习。
教育教学工作:
曾承担欧洲哲学史、西方现代哲学、社会学概论等专科生课程;近几年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和中国文学专题等合作研究生基础课程;开设过《红楼梦》专题、尹湛纳希研究专题、比较文学专题、中国文化概论、成吉思汗思想研究专题等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先后曾获得“赤峰民族师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比一等奖”(199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普通高校科技、人文社科研究统计年报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3月)、赤峰学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08年)、赤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赤峰学院第二届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等荣誉称号。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教学团队《蒙古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选为2012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承担的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领衔的科研团队《蒙古族文学跨文化比较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赤峰学院科研创新团队(2013年);领衔主持的教学成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蒙古语言文学品牌专业的建设与实践》,荣获2013年度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hugejiletuabc@sohu.com;huge0127@163.com
科学研究:
1.主要研究领域:蒙汉文学关系及比较文学;蒙古族近代文学;尹湛纳希研究
 2.科研项目:
    参与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第三负责人)——《蒙古秘史》伦理思想研究(06JHQYB0010)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儒学影响与尹湛纳希的创作生涯》(09BZW072)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11&ZD104)
3.主要论著:
中国蒙古学文库:《尹湛纳希与儒家文化》(汉文版专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荣获赤峰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11月)。
全国高等专科学校蒙古文统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蒙文版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曾荣获教育部“全国大中专院校少数民族文字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2年)。现承担主编全国本科院校蒙古文统编教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蒙汉双语版)和参与编写《比较文学概论》。
4.论文及翻译作品
《孔乙己》的美学容量——兼谈鲁迅悲剧艺术的独特性(汉文),内师大《语文学刊》1989-03期。
《母亲的诗》(智利 米斯特拉尔),《世界文学译丛》(汉译蒙),1991-03期。
试论民族审美心理的稳定性(署名:阿塔尔),《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版),1992-01期。
论莎士比亚塑造人物的美学原则对曹禺剧作的影响,《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版),1996-0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戏剧戏曲研究》,1996年09期索引。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结构艺术对曹禺剧作的影响,《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版),1999-0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戏剧戏曲研究》,1999年08期索引。
简论杜甫诗歌艺术成就,《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蒙文哲社版),1997-01期。
试析袁行霈关于中国文学史发展“三古七段说”,《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蒙文哲社版),2002-03期。
试论尹湛纳希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汉文哲社版),2004-05期。
关于开鲁版《青史演义》中历史术语的汉译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1-02期。
《青史演义》与《元史》《大元史》《大元正史》之间的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哲社版),2011-03期。
论《大元史》对《青史演义》的影响,《东方文学研究:文本解读与跨文化比较》,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东方文学研究》集刊(6),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
开鲁版《青史演义》汉译本“初序”、“纲要”勘误,《中国蒙古学》(蒙文版)2011-06期。
《青史演义》借鉴的十三种历史典籍初探,《赤峰学院学报》(蒙文哲社版),2012-01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赤峰学院学报》(蒙文综合版),2012-01期。
关于《红楼梦》版本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文哲社版),2012-01期。
《青史演义回批》中尹湛纳希对儒学的蒙古化阐释,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2012-02期。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蒙译本所依据的底本初探,《中国蒙古学》(蒙文版)2013-05期。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蒙译本第三卷目录翻译的更正,《赤峰学院学报》(蒙文哲社版)2013-04期。
试论《红楼梦》语言的准确性——兼谈脂评本与程高本语言的不同特色,《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哲社版)2014-01期。
  "试论《红楼梦》语言的准确性——兼谈脂评本与程高本语言的不同特色" 《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哲社版)2014第一期。
 

资源网站: 赤峰学院 赤峰学院图书馆 软件工具 资料室
 
版权所有:赤峰学院西拉沐沦流域文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1号  电话:0476-8300000    传真: 0476-8300000

邮箱:xlmlyj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