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敦,女,蒙古族,1959年3月生,科左后旗人。 1976年参加工作, 1978年考入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赤峰学院。2000年7月获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200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的指导下访问学习文艺美学。现为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教授、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赤峰市社科联委员、赤峰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曾荣获赤峰学院“课堂教学特等奖”、“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奖(校级)、内蒙古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赤峰市“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曾编写或主编全国高校蒙文统编教材《写作学》、《写作》、《大学写作》、《蒙古族文学经典导读》等。先后发表了《论博·昭日格图散文审美特征》、《昭乌达文化与昭乌达文学》、《蒙汉现代散文话语方式比较研究》、《文化重建与历史反思》、《蒙古古代散文种类及其本体意向》《比较文学视域下的蒙古族新时期散文、德力格尔杭盖民间审美中的道德精神与亚文化》 、《德力格尔杭盖民间审美中的道德精神与亚文》等60余篇论文等60余篇论文,出版了《散文研究与写作》、《〈蒙古秘史〉修辞及其象征形象研究》(与德力格尔教授合著)、《星光慧珠——新时期蒙古族文学研究》等论著。曾主持完成教育厅项目《昭乌达文学研究》(代号为B95011)、自治区规划办项目《蒙古族当代散文研究》、自治区文学研究会项目《新世纪蒙古族散文研究》。主持承担中国蒙古文学学会项目《策·吉日嘎拉文学批评研究》、全国统编教材《比较文学概论》。,女,蒙古族,1959年3月生,科左后旗人。 1976年参加工作, 1978年考入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赤峰学院。2000年7月获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200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的指导下访问学习文艺美学。现为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教授、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赤峰市社科联委员、赤峰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曾荣获赤峰学院“课堂教学特等奖”、“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奖(校级)、内蒙古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赤峰市“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曾编写或主编全国高校蒙文统编教材《写作学》、《写作》、《大学写作》、《蒙古族文学经典导读》等。先后发表了《论博·昭日格图散文审美特征》、《昭乌达文化与昭乌达文学》、《蒙汉现代散文话语方式比较研究》、《文化重建与历史反思》、《蒙古古代散文种类及其本体意向》《比较文学视域下的蒙古族新时期散文、德力格尔杭盖民间审美中的道德精神与亚文化》 、《德力格尔杭盖民间审美中的道德精神与亚文》等60余篇论文等60余篇论文,出版了《散文研究与写作》、《〈蒙古秘史〉修辞及其象征形象研究》(与德力格尔教授合著)、《星光慧珠——新时期蒙古族文学研究》等论著。曾主持完成教育厅项目《昭乌达文学研究》(代号为B95011)、自治区规划办项目《蒙古族当代散文研究》、自治区文学研究会项目《新世纪蒙古族散文研究》。主持承担中国蒙古文学学会项目《策·吉日嘎拉文学批评研究》、全国统编教材《比较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