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校副校长孙永刚教授以通讯作者身份合作探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起源”

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英文两版同步刊发了《早全新世生境改善促进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起源》(《Amelioration of habitat since the early Holocene contributed to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in the farming-pastoral zone of norther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对属于裕民文化的裕民、坝南遗址的沉积剖面开展了石英光释光测年,在裕民遗址发掘过程中采集土壤样品开展了植物浮选和碳化植物种子鉴定,对前述各沉积剖面进行了孢粉、磁化率、粒度和化学元素等多指标分析,获得了全新世农业活动和气候变化的信息,并结合已发表的裕民文化圈周边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探讨了中国北方农业起源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揭示了中国北方粟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机制。

该成果论文由南京师范大学贾鑫、张志平教授和我校副校长孙永刚教授等合作,并联合南京大学、兰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乌兰察布博物馆等10家单位共同完成。其中,我校副校长孙永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10家共同合作单位中,我校为第二署名单位,这是我校首次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发表论文,这既是多家单位集成攻关取得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更是我校考古文博领域多年积累与近年来突飞猛进的集中体现,一定程度上在国内外展示了赤峰学院在科技考古领域的影响力,也极大激励了我校广大教职工强基础深积累、勇攀各领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