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部门概况

学生工作处2024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位学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教育广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一、铸魂育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开展改革新征程,青春勇担当”新生入学主题教育、“筑梦远航,扬帆北疆”毕业生主题教育;以“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举办各类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沉浸式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并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

二、建设队伍,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保证年度内辅导员队伍动态稳定,及时补充调整辅导员队伍。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式,聘请武汉大学学工部部长李勤等国内学生工作知名专家进校对辅导员进行新观念、新技能培训,共举办线下专题培训、研讨4场,线上培训9场;择优派出参加由教育部、教育厅组织的辅导员专题培训4人,带领40名辅导员赴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其各二级学院辅导员一一结对、深度交流,搭建辅导员成长共同体;召开推进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暨辅导员座谈会12次。我校辅导员张韵娇老师的作品《无毒人生 健康前行》在教育厅开展的教育系统禁毒宣传教育课件评选活动荣获大学组二等奖。

三、多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教育

利用“易班”、宣传栏、电子屏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联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讲好各民族师生进步的故事我校现有来自26个省份在籍本科专科生13917人,共有蒙古族、满族、回族等22个少数民族4621人,新疆籍学生52人,将各民族学生混合编排住宿,加强各民族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与新疆派遣教师一起,建立新疆籍学生档案,深入新疆籍学生宿舍,定期召开新疆籍学生座谈会,进行深入思想交流;组织二级学院开展以“铸牢”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海报设计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到各类活动中,润物无声,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增强“五个认同”。

四、狠抓学风,培养学生勤学风尚

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开展“育德启智树学风,改革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月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学科竞赛、学霸笔记展示、先进人物事迹展、学业指导、考研座谈、学生干部培训等活动,持续强化学风建设。培树典型,引领学习风尚,2024年我校共评选优秀班集体36个,“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共评选出984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77名,占比28%。

五、国防育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建立赤峰学院国防动员实践教育基地,利用教育基地组织退役大学生士兵事迹报告会、征兵政策宣讲会、退役士兵交流会讲座25场;2024年院校地入伍13人,其中蒙古族学生3人;新生军训期间组织野营拉练、军歌汇演、军训会操、征兵政策宣讲等活动,培养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

六、服务育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推动宿舍功能从“居住”向“育人”转变。制定《赤峰学院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合理规划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打造物理空间,满足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党团活动等需要。通过力量下沉和队伍引入,提升育人的温度和效我校报送《融合共建“一站式”学生社区 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案例在自治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典型案例评选中获评“优秀案例”、《赤峰学院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优秀案例》被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评选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优秀案例。王楠老师获评全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先进个人”。

“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不断完善学生资助育人机制。年内共有13495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共2405余万元,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750人,占比22.8%。为3583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4130余万元。全校无一人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开展“感党恩诚信立志、跟党走砥砺奋进”为主题的诚信教育月活动,通过诚信教育专题讲座、诚信教育主题知识竞赛、诚信教育主题电影展播等一系列资助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持续完善校-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加强二级学院心理健康辅导站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为3259名新生开展了26场入学场适应性心理健康讲座;对 4031名新生(含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分春秋两季对二、三、四年级进行心理问题学生排查,共筛查出心理问题学生192名,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反馈给二级学院信息,关心关爱心理问题学生;为331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对共计1154名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进行了3次培训;为123个新生班级和各类各级学生组织、社团进行了86次团体心理素质拓展;开展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宣传嘉年华等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七、依托“易班”,探索“指尖”思政教育

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活动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打造“易班”网络思政平台,探索线上思政新模式。年内共发表原创推文239篇,视频45条。易班工作站学生通过“赤峰学院易班青春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成功直播了我校33场文娱晚会、10场学生比赛和14场学术讲座,其中学校运动会直播共有1.8万余人在线观看。“指尖”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时间和生活空间,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