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内蒙古师范大学杨玉成教授应邀为音乐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10月25日下午,应音乐学院邀请,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口传音乐研究与数字化应用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杨玉成教授在博物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为音乐学院全体师生作了题为《内蒙古当代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兼谈内蒙古音乐研究、创作、传承与创新中的经验及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音乐学院院长黄国荣主持。

讲座中,杨玉成教授从介绍内蒙古文艺工作团成立伊始的方针和定位入手,深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当代音乐萌发、壮大、繁荣及传承的整个历史进程。他指出,1946年内蒙古文艺工作团的成立标志着内蒙古当代音乐的开端,只有充分了解内蒙古当代音乐事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回答我们“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才能面向未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他将内蒙古当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分为“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两个历史阶段,具体包含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非遗”时期四个重要历史节点,并从人才结构、发展目标、创建历程等方面深入分析、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重大艺术成就及典型艺术特征。理论讲解的同时,杨玉成教授还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多首内蒙古各时期、各区域传统民歌及创作歌曲的谱例,并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淳朴的味道和浓烈的情感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了持久热烈的掌声。

整场讲座内容充实,脉络清晰,逻辑严谨,举例生动,杨玉成教授深厚广博的理论功底和学以致用的思辨能力,令在场师生钦佩不已。本次讲座是音乐学院首届教学与实践活动月的第二场专题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家借此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共同思考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路径与视角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必将对音乐学院后续的科研、教研工作产生积极、正向的推动作用。

杨玉成,教授,蒙名博特乐图,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现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及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三所院校的博士生导师,曾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和中国音乐最高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银奖、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等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