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蒙古文史学院近期举办多场学术讲座丰富教学科研工作
发布日期:2015-12-19
蒙古文史学院近期举办多场学术讲座丰富教学科研工作 | ||
[日期:2015-06-18] 阅读:312次 | ||
举办学术讲座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术氛围,丰富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一个院系的教学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学伊始,蒙古文史学院在丰富教学活动的工作中,开设多场专题讲座,为师生的教学与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来自蒙古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语言学博士——策﹒巴图道尔吉于5月22日,作题为《蒙古语名词术语命名规范研究——以蒙古国蒙古语名词术语使用现状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中策﹒巴图道尔吉围绕对新词术语的命名与规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介绍了蒙古国蒙古语使用现状及全球化与多语言环境中的蒙古语词汇的变迁与发展趋势,着重展示了蒙古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讲座结束之际相关领域研究教师和学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现场讨论和问答,他的讲座为新事物的命名方面提供了新方法。
6月5日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邀来到我校作题为,《文学生命在于民族化和个性化》专题讲座,讲座中全福教授结合文化人类学观点和中外文学发展实例,着重讲解了各民族文化间的变迁与融合,阐释了文学发展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全福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讲座现场座无虚席,生动的内容使现场师生真正感受到了大师级人物的思想魅力、受益匪浅、若似醍醐灌顶。
呼和诗贵是一位文采奕奕的诗人,他目前就职于通辽市扎鲁特旗文联担任文联主席,呼和诗贵毕业于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蒙文系,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呼和诗贵深深地感触着时代的变迁与诗歌的发展。6月5日这位体验颇多、感触颇深的年轻人应邀来到蒙古文史学院作题为《诗人的本我与诗歌中的“我”》的讲座。诗人自身的创作经历与对诗作的感悟深深感染了当场聆听的教师及学生,并在讲座结束之际展开了热烈讨论。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蒙古文史学院丰富了教师的教育与科研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为日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蒙古文史学院 通讯员:巴·乌日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