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 教学工作 » 培养方案

赤峰学院应用语言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赤峰学院应用语言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码和名称

050106T应用语言学

二、专业简介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是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它学科领域与语言相关问题的科学。是以语言学专业为主,其他相关专业为辅的跨学科性专业。本专业的学生在夯实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需修学计算机系统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语言信息处理、python程序设计、计算语言学、数据库系统概论等课程。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培养德才兼备、通专融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鲜明应用导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旨在培养系统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具备语言信息处理能力和文理交叉融合素养的,立足内蒙古、面向周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对毕业生五年后的职业发展预期描述如下:

1.能够运用计算机及专业知识解决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2.在团队工作和交流中担任技术骨干或领导角色,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和尊重社会价值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

四、毕业要求

1.道德规范:政治立场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高尚的道德、依法执教的意识。

指标点:1.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贯彻党的教育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指标点:1.2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2.专业知识:能够将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劳动实践之中。

指标点:2.1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

指标点:2.2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指标点:2.3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根据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拓宽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3.社交沟通: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外语运用能力。

指标点:3.1具有良好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并能够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3.2具有掌握语言文学专业以及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外语能力。

4.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指标点:4.1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能与其他成员共享信息、协调合作,正确处理个人和团队关系。

指标点:4.2正确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按照需求承担相应任务。

5.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5.1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针对科学与技术问题,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

指标点:5.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追踪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和适应持续发展的要求。

6.使用工具: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

指标点:6.1基本掌握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指标点:6.2 能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对语言学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

7.分析问题: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国际理解能力。

指标点:7.1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指标点:7.2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动态,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五、学制

标准学制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1.毕业条件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138.5学分、体质测试合格且普通话水平达到三级甲等,素质拓展符合学校要求,准予毕业。

2.学位条件

学生达到毕业条件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及以上,满足学校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比例

模块

修读方式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实验实践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

必修

44.5

32.13%

10

7.22%

选修

8

5.78%

专业基础

必修

21

15.16%

专业核心

必修

22

15.88%

3

2.17%

专业拓展

选修

18

13.00%

1

0.72%

创新学期

选修

6

4.33%

6

4.33%

创新创业

必修

5

3.61%

4

2.89%

专业实习

必修

8

5.78%

8

5.78%

毕业论文(设计)

必修

6

4.33%

6

4.33%

合计

138.5

100%

38

27.44%

(实践课总学时比例为43.5%


八、学期学分和周课时分配表

学期

学分

22

21

16

18

16

8

10

6

周课时

23

23

19

22

16

16(16)

11

12(12)


九、课程与毕业要求支撑关系矩阵

课程名称

毕业

要求1

毕业

要求2

毕业

要求3

毕业

要求4

毕业

要求5

毕业

要求6

毕业

要求7

道德规范

专业知识

社交沟通

团队精神

终身学习

使用工具

分析问题

1.1

1.2

2.1

2.2

2.3

3.1

3.2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形势与政策


M












M

H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H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大学英语C()/大学日语()






M

H







M

L

大学英语C()/大学日语()






M

H







M

L

大学体育Ⅰ

M










L





大学体育Ⅱ

M










L





大学体育Ⅲ

M










L





大学体育Ⅳ

M










L





入学教育

H















安全教育





M











军事教育

M







H








劳动教育

L












H



心理健康教育


H














计算机应用基础



H




M









大学语文






M










高等数学E



M


M








H



现代蒙古语Ⅰ



H

M










L


现代汉语Ⅰ



H

M










L


现代蒙古语Ⅱ



H

M










L


现代汉语Ⅱ



H

M










L


计算机系统导论



M




H






M



语言学概论




H










M

L

写作学



M



H








L


中国文学史

L


M


M











蒙古族文学史


L

M


M











数据库系统概论





M






L


H



程序设计基础





M






L


H



JAVA语言





H






L

M




语言信息处理



H








M

M




python程序设计





H








M

M


中古蒙古语



M


H









L


蒙古文字史



M


M









L


语料库语言学基础





H






L


M



专业见习

M



H


M



L





M


正字法



L








M





社会调查




H


M








L


专业研习












H


M


语言实验




M









H


L

专业实训







M





H

M


L

创新思维课程


L



M




M

M




H

L

创业基础理论





M



M






M

L

就业课程






M


H

M







创新创业项目


L






M

M




H

M


专业实习

M



H



M

M





M

L


毕业论文(设计)


M

M

H

M








M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