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教务公告 >> 赤院教字〔2021〕14号 赤峰学院关于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开学复课的教学工作安排

赤院教字〔2021〕14号 赤峰学院关于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开学复课的教学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21-08-09

教务处文件图片.jpg

赤院教字〔202114

赤峰学院关于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开学复课的教学工作安排

各教学单位:

依据内蒙古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的视频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和赤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等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及学校相关工作安排情况,现将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前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学生开学时间安排

1.在籍学生(含专升本学生、职业本科学生)823日(星期一)开学;

2.2021级新生830日(星期一)开学。

二、教学安排与实施

我校根据疫情发展及防控形势,制定以下三种方案:

1.全体学生正常返校,各教学单位按原有教学安排正常进行线下教学。

2.若受疫情影响不明显,非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按时返校,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则实行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具体安排见附件1

3.若受疫情影响严重,全校学生推迟返校,则全部教学活动采用线上授课方式,具体安排见附件2

三、其他事宜

各教学单位按照文件要求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学生返校前教学工作方案和教学质量管理措施,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务必保证对每位学生都有合理的教学安排。


附件:

1.关于非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按期返校,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的教学工作安排

2.关于全体学生延迟返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安排




教务处

202187






附件1

关于非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按期返校、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的教学工作安排

一、教学安排

各教学单位按原有教学安排对已返校学生进行线下教学,暂缓返校学生采用线上自学方式。

二、课程安排与实施

(一)课程的安排与实施

1.各教学单位对已返校学生按教学安排正常进行线下教学。

2.对于暂缓返校的学生,各任课教师在泛雅平台或其他平台上提前建好下学期课程,并完成PPT、电子教案、测试题、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微课视频等网络课程资源。对暂缓返校学生明确课程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加入微信群、QQ群等,与学生保持有效沟通渠道,及时对学生实施学习导引、线上辅导和答疑等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可实施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待学生返校后,随所在班级正常进行线下教学。

3.公共体育课由体育学院负责,统一安排暂缓返校学生的学习内容,返校后跟班或组班开展正常教学。

4.实践创新学期内未能参加相关实践课程的暂缓返校学生,各二级学院可在下学年的实践创新学期内统一安排时间进行集中教学。

(二)新生军训的安排

1.已报到学生按学校安排统一进行军训。

2.暂缓报到学生的军训安排在下学年开学后第四周进行。由学生处组织学生教官进行集中训练,各二级学院提前调整专业课的课程安排,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避免时间冲突。

三、实习工作安排与实施

1.对已返校报到学生,师范教育实践中心及各二级学院可按教学计划正常开展校内外实训活动。实习教学采取就近原则,尽可能依托现有校内专业实验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分期、分批开展校内实习,校内条件无法满足的实习实训活动应尽可能安排在赤峰市城区及周边疫情低风险地区就近开展。

2.对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未返校报到的学生,经各学院审批同意后可选择线上教学或就近在生源所在地开展分散实习。

3.师范教育实践中心及各二级学院应积极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组织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习教学计划及大纲,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整体教学安排,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实习教学预案,实施 “一专业一方案”,在不降低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压缩实习天数、调整实习教学内容及考核形式,合理安排和调整实习教学任务,明确实习形式、内容、时间、地点和考核办法等,保障实习教学质量不降低,保证学生学业不受疫情影响。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与实施

1.对已返校报到学生,各学院可按计划启动202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对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未返校报到的学生,论文选题建议以理论、综述、模拟、仿真、计算、分析等类型为主,教师可采用电话、视频、QQ或邮件等方式进行线上交流和指导。

3.相关论文过程管理在“中国知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管理。

4.各学院应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等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附件2

关于全体学生延迟返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安排

一、教学安排调整

1.实践创新学期的教学安排后移,具体时间待学生返校后另行安排。

2.第一学期的教学安排提前至开学时间进行。

二、课程安排与实施

(一)理论课程的安排与实施

1.各教学单位要组织所有任课教师于816日前在泛雅平台上提前建好下学期课程,并完成PPT、电子教案、测试题、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微课视频等网络课程资源,开课前需在班级管理中添加好上课班级学生,核实选课学生名单,明确课程学习任务,并组织学生加入微信群、QQ群等,与学生保持有效沟通渠道。选用其他教学平台的教师自主做好线上教学准备。

2.公共体育课由体育学院负责统一安排,采用以各行政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返校后开展正常教学。

3.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教务办负责已有在线平台的维护、学生名单的导入、师生登录等工作,为线上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实验课程的安排与实施

实验课程按线上授课模式执行,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讲授和指导,或将理论部分前置讲授;实验课程的操作部分待学生返校后利用周六日或业余时间重新编制课表和组织实施。无法实施线上授课的课程,可适当调整开课时间,但需提前在教务处备案。

三、实习工作安排与实施

1.不再安排新的线下形式的实习实训教学活动,全部转为线上形式教学。实习内容对后续教学影响较大的,可以考虑调整至疫情控制后,择期进行。

2.在中高风险地区开展的实习实训活动一律暂停,对于已暂停实习实训,滞留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实习师生,各学院要积极协调实习单位,按照实习所在地政府及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在低风险地区正在进行实习教学的实习师生,要按照实习所在地政府及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做好疫情防护,服从学校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安排,遵守实习单位纪律。

4.师范教育实践中心及各二级学院应积极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组织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习教学计划及大纲,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整体教学安排,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实习教学预案,实施 “一专业一方案”,确定各类实习的开设方式,合理安排和调整实习教学任务,明确线上实习形式、内容、时间、地点和考核办法等,保障实习教学质量不降低,保证学生学业不受疫情影响。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与实施

1.各学院可按计划启动202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教师可采用电话、视频、QQ或邮件等方式进行线上交流和指导;相关论文过程管理在“中国知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管理。

2.各学院在保证论文(设计)质量和任务量的情况下,可根据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任务进度和工作内容开展顺序,论文选题可根据疫情防控条件下课题实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整,适当降低依托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等开展课题的选题比例,增加以理论、综述、模拟、仿真、计算、分析等类型为主的选题数量。

3.各学院应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等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