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平薪火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2025年9月3日,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方式观看了这一盛大庆典,共同感受祖国的强大与繁荣。

观看过程中,师生屏息凝神,阅兵仪式方阵铿锵、装备精良、士气高昂,震撼直抵心底。天安门前的方阵步伐踏出雷鸣般的掌声,学院内欢呼如潮,久久难平。

阅兵仪式落幕,激情仍在燃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希梅感慨,今日广场之师,是马克思笔下“物质武器”的当代屹立,也是思政课堂最生动的教科书。阅兵也在以一种庄重的方式,把历史传递给下一代。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这场盛大的阅兵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办副主任杨学祥表示,国之盛典亦是“大写的思政课”。教师要做民族精神的摆渡人,把硬实力背后的价值逻辑讲深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每堂课都成为“小阅兵”,使学生带着问题来、怀揣信仰走;让同学们的每一次起立问好,都化作迈向民族复兴的“青春方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文旭则感触,方阵如画卷铺展,震撼直击灵魂。阅兵不惟仪式,更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吾辈当以军人和科研工作者为楷模,把个人梦想嵌入国家发展,于平凡岗位发光发热,为下一个十年、百年目标贡献力量。山河壮丽,吾辈自强!

25级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张焕美表示,阅兵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更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阅兵中的军人和科研工作者为榜样,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为祖国的下一个十年、百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级思政一班姚宁表示,阅兵是国防现代化的缩影,更是党带领人民走向复兴的生动注脚。抗战老兵是活着的历史,信息化主战装备标注科技飞跃,官兵昂扬风貌汇聚民族与时代精神。马院学子从中读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也是历史交付的青春责任。

2025级思政二班阿木尔萨感慨,当号角响彻云霄,自豪与使命感瞬间涌流。铿锵步伐、铁甲奔涌、战鹰呼啸,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守护。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把青春投入祖国繁荣的新征程。

此次观看阅兵仪式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为学院的发展、学校的晋位升级和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