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教学改革研讨暨“对分课堂”经验交流会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教改中的亮点,改进不足,搭建教师经验切磋交流平台,相互汲取营养进而推动教学改革效果的提升,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影响力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效应,2018年11月9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教学改革研讨暨“对分课堂”经验交流,教务处处长姜志廷、思政研究会主任王一凡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由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海鹰主持。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清华教授就教改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初衷,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改革过程,从初次接触“对分课堂”到教师培训,从小范围内尝试到本学期全校范围内思政理论课全面推开教改,从对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到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营造良好学风教风,整个教改过程扎实稳步推进。使用《学生学习手册》解决“抬头率”问题;课堂研讨解决“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中间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也获得了教育厅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张清华院长还介绍了教改的后续工作包括学期末针对教改情况学生中进行一次广泛调研,为下一步教改提供依据;全校思政课期末考试推行无纸化考试的设想等最后强调,教改是辛苦费力的事情,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感谢学校领导、教务处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勉励教师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改革的精彩篇章。

   在教师代表经验 交流 环节, 七位 老师 先后发言,她们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的亲身经历, 课堂教学 改革 和学生培养过程中 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效果、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等 与在座老师分享了自己的 宝贵 经验,引起 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

尽管实施过程中仍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但大家一致认为,对分课堂教改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听课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姜志廷副处长做了总结发言,他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结合我校十三五以来提出的“112”工程对教改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建议,强调要推动学习和考核的双向改革,教学评价既要看“老师课讲得好”,更要关注“学生学的好、学的会”;已进入“深水区”的课改是难题,如何转变教师的思路和理念,让学生主动而非被动学习,要及时进行总结;马院的课改成就已经开始显现、方法独特,在自治区内属首创,建议老师们注意宣传推广,打造精品,重视积累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要逐渐解决;教改中要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带动起来,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本次教改经验交流会旨在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搭建自由交流的平台,通过经验的分享,解决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难题和困惑,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开展,促进任课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此次经验交流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会教师基于“对分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继续推进教改,提升“教与学”效果的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