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全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主题实践研修培训班系列活动报道


2025年7月20 至 24日,“追寻领袖足迹”全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主题实践研修班(赤峰地区)历时5天,来自全区的67位思政课骨干教师,将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前往赤峰博物馆、赤峰辽代历史博物馆、红山文化博物馆等地,通过主题讲座、现场教学和集体备课等形式,在“研”中提升政治素养,从“学”中感悟育人见解。

7月21日上午,开班仪式在赤峰学院举行。明确了培训班学习任务和自治区教育厅的培训纪律要求。开班仪式后,副校长、考古学者孙永刚作了“文明探源 何以中华”的专题讲座。讲座以红山文化为锚点,从三方面递进,以“物史互证”阐释其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作用、价值及早期“多元一体”脉络。这场兼具文化史与思政课属性的讲座,让学员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为思政教育注入文化基因与历史底气。

21日下午,赤峰学院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齐建萍作以“物史互证 何以中华”为题的讲座,从人类生命根系、中华民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方面展开,结合赤峰相关体验馆设计展陈思路,解析实践路径。随后学员参观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重点看“五个共同”展区,借实物、数字交互及360°环屏文物,体悟民族历史与交融历程。

7月22日,全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在喀喇沁旗参加“追寻领袖足迹”主题实践研修,开展“行走的思政课”。首站走进马鞍山林场、马鞍山村,了解乡村振兴实践;下午教师党员在雷营子村重温入党誓词;随后进行素质拓展,体会团队协作意义。

7月23日学员前往红山文化博物馆,学员从序厅、文明曙光展厅、红山之瑰展厅、敬天法祖展厅、多元一体展厅、辉煌历程展厅、尾厅依次参观,通过文字、文物、图片、沙盘、多媒体等展陈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感悟红山文化的魅力于厚重。下午来到了临潢家园社区,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之行的第一站,展览的民族服饰、用品都体现出了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晚间全体学员于赤峰学院开展集体备课,来自内蒙古各个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们将本次研修过程的所思所感进行共同交流探讨。

7月24日上午,“追寻领袖足迹”全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主题实践研修班结业仪式在赤峰学院博物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慧敏老师、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孙亮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号召全体学员要以此次“追寻领袖足迹”实践研修为新起点,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增强身份与职业荣誉感。

此次“追寻领袖足迹”全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主题实践研修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全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以此次“行走的思政课”为契机,持续推动思政课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全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