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匠心 奋楫笃行 ---赤峰学院“优秀教师”孟崴先进事迹

师者匠心    奋楫笃行

---赤峰学院“优秀教师”孟崴先进事迹

孟崴,女,汉族,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副教授。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从教20多年来,以满腔热忱投身于教育事业,始终坚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线,通过一线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推动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用心、用情上好每一节思政课,使思政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信仰课”“人生课”。多年来,曾教授过《伦理学》、《逻辑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明辨性思维导论与训练》等多门本科课程。

在教学中,她一直坚守五个基本理念:一是用学术讲政治。把思政课教学遇到的问题提升到学科建设层面,通过学术研究揭示道理、事理、学理,回应一线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让思政课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二是用专业知识建构价值理念,这是生活德育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有机融合理念,让思政课堂“接地气”、“冒热气”;三是专注于课堂主渠道,坚持“内容为王”,在教学中多采用学生身边人、身边事来讲深、讲透、讲活理论内容,让思政课“上顶理论的天,下立实践的地”;四是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她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等多元形式进行紧密结合,以此改进原有教学环境和生态,有效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五是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比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诉求,通过“点题说理”的方式在课堂上交流对谈,运用固定教室的主题化漫谈说理,也有生活场景的个性化情感互动,聚焦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成长全过程,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时事热点、学生焦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话题、设置交流内容,带领学生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把自己走过的美丽乡村、文化古迹、红色教育基地等考察资料整理编辑成“小切口”教学资料后用在课堂教学,破解“大班型”在开展“行走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局限性。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始终秉持尊重学生、相互启发的平等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2023年作为学校思政课示范课教师,为全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做思政课教学展示和专题讲座,同年参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高校本科正高组二等奖。在双语教学中,2013年获得第一批ISEC专业授课教师资质,曾于2014年代表赤峰学院参加全国ISEC教师教学展示,2014年7月,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第一批赴美访学,后陆续获得学校“教坛新秀”、“优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教师、“优秀教师”、“青年英才”等荣誉称号。

在科研上,曾主持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社科联科、内蒙古社科规划办、内蒙古教育科学规划办等部门的省级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内蒙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效衔接研究》、《生活德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等8项,主持赤峰市社科联、赤峰学院等市级、校级的社会科学和教学研究、应用示范课程等项目5项,参与省级市级校级科研项目近20项,撰写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在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同时,她还致力于党建工作与教学相结合,作为支部委员,所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2024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

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她将个人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地方,为赤峰市旗县教育系统做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题”的专题讲座,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赤峰市教育局联合双主体的自治区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筹划具体工作,目前该共同体已经正常启动,并在全市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