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第十一届“中美文化交流周”活动在逸夫理工楼拉开帷幕。由John Edward Jent带队的美国西肯塔基州立大学(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交流访问团一行9人来我校参加文化交流活动。9位外籍教师与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生共同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之旅。
9月4日、5日上午,交流访问团成员David Keen以Hope和Passion为主题,为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们作了精彩的讲座,讲座形象生动、哲理性强,使在场的教师受益匪浅。与此同时,其他访问团成员Dwight Lea Austin等也围绕教学法、翻转课堂、课堂组织管理、明辨性思维、口语、翻译等内容,为英语专业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上课,并与学生们展开深入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活泼热烈。9月6日下午,依托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合作平台,刘英杰院长又携美国交流访问团、英语专业师生一行30人来到昭乌达小学红山郡校区,与该校师生开展互动交流。首先,外教介绍了美国人文、地理、小学教育制度等基本情况,小学教师向交流团介绍了红山郡小学办学情况,期间小学生们也不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纷纷向外教提出问题。此次活动为高校师生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聆听基础教育的困惑和需求提供了有利契机,也将外国语学院参与的“儿童权利保护及课堂和学校管理”国际项目研究成果推进到实践阶段,为外国语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实训基地和实践思路。
9月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为外籍教师举行了欢送会。刘英杰院长在欢送会上致辞,她首先对交流访问团成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此次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辛苦付出,也感谢我院工作人员周到细致的组织安排。她还强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大学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对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中西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她希望教师和同学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强化英语学习、提高表达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欢送会上,教师和学生代表还用汉语、蒙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形式进行了歌曲表演。最后,全体人员高唱《友谊地久天长》,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本次中美文化交流周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文化交流周是外国语学院自2008年起第十一次举办的一项特色教学活动。此项活动从多个维度展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除教师课程、学生课程、与小学师生互动外,美国交流访问团还在外国语学院教师的陪同下,深入到古玩城、户外市场、石博园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开展实践交流。此次活动,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国际视野,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对外国语学院创新办学理念,开展实践教学,提升人才质量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供稿:外国语学院 通讯员:于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