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郑素杰
郑素杰,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教育工委优秀党员,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赤峰市人才库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赤峰市人才培带人,赤峰学院教学名师、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教育实习优秀教师、课堂教学优秀教师。
就读学校:内蒙古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主持项目:先后主持国家教育智慧平台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部级一流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高校教学改革项目3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重大项目1项。
著作论文:著作5部,其中1部专著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部获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篇,其中1篇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8篇获赤峰学院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三等、优秀奖。
主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报刊选读,希腊罗马神话故事选读,《圣经》与西方文化, 综合英语。其中1门团队课程获省部级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研究方向:欧美文学、学科英语教学、学科语文教学。
郑笑然
一、自然情况
姓名:郑笑然 学位:硕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出生日期:1972年3月12日
二、教学工作简历
1993~2003年
我于199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英语系,就职于沈阳市对外经济贸易公司,1996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沈阳理工大学(原沈阳工业学院)外语系担任英语教师。在该校工作期间,我担任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兼任教学秘书一年,于1998年参加了姚丽教授主持的情景教学改革工作,并参加了校内使用教材《新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集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的编纂工作(全书48万字,我承担3万字的编写工作),在这期间发表的论文《语音学与英语教学》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交流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年,我随先生调到赤峰,就职于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教师。现职称教授。
2003~2006年
从03至06年期间,我主要承担大学英语、基础英语和综合英语的教学工作。2004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根据这一要求,我针对2005级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我在所执教的班级推行突破教材限制,以任务法和促进自主学习的方式增大学习量,并将教师角色定位于指导者和顾问,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后,我将实验班和普通班以水平测试的方式进行了比较,使用SPSS12.0做的统计学分析表明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该实践的成果形成论文《从互动主义谈自主教学》(发表于语文学刊)。该教学改革成果于2006年开始在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全面推广,并于2009年6月获得赤峰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至今
2006年我于辽宁师范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由于工作努力和教学成果显著,我于2006年被选拔为青年学术骨干,同年被任命为高级英语教研室主任,主持英语专业三、四年级的教学工作。从06年至今,我主要担任高级英语、商务英语、英语语音和中级英语听力的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1.高级英语。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是综合英语的延伸,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高级英语》(现已更换),和一、二年级的课程相比,在语言现象和文学欣赏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飞跃。在领导的支持下,我组织了外国语学院最优秀的几位青年教师,从课件制作、课程设计和辅导内容等各方面做了较大调整,力求使该课程课堂知识量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以网络辅导等方式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该课程充满生机和挑战,经过06年至今的建设,高级英语课程被评为赤峰学院优秀课程、赤峰学院精品课程、内蒙古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现在已经成为新教师学习观摩的必选课。
2.商务英语。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商务英语的目的是使他们能够从事相关的翻译工作,或者为将来深入学习该科目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选择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英文版教材Import & Export Practices,而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我采纳了黎孝先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贸易实务》。贸易中常见的案例我采用了陈胜权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经典教材习题详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这样,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但是该课程既具知识性又兼有趣味性,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3.跨文化交际。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作为英语专业学生,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这是必学的课程。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二者结合写作学期论文,将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是本课程的宗旨,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4. 英语语音。英语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些学生的语音基础较差,甚至受到方言的影响。在授课过程中,我对于个别音标提出量化方式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教学经验,我在李景霞教授主持的英语语音精品课建设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科研工作
我从03年开始在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于06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在教学的同时,我坚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并先后主持了科研项目“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教师素质”( 2006.12-2008.12,赤峰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KZD200602);“英语专业有效教学课程设计探索性实践” (2006.10-2008.10,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立项课题);“适应内蒙古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蒙古族外贸英语人才的探索”(2008.12-2010.12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 08156)。在“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中,我将外国语学院教师素质与全国其他类似水平的地方院校相比较,促使我院教师认识到差距,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德力格尔教授建议“其他院系也可以这样做”; 在“英语专业有效教学课程设计探索性实践”的项目研究中,我带领青年教师研究我院系学生的水平和特点,探讨有效教学方式并将理念带入课堂;在“适应内蒙古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蒙古族外贸英语人才的探索”的研究中,我们针对民族班学生特点,探讨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响应赤峰学院为地方服务的号召,我主持有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办科研项目“红山文化英文翻译理论研究与再实践”(2011H079)、主持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科基地专项课题)“苏秉崎先生关于辽河文明之红山文化学术思想英译研究”(2013J147)、主持赤峰市社科联项目“红山文化中英双语推介工作研究”、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2021年科研项目之契丹辽文化成果译介等多个项目研究工作。
我参加的其他项目建设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 2006.1-2008.3,内蒙古自治区立项课题NGZG06193);“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2006.1-2007.3内蒙古自治区立项课题NGZG06194);“英语语音精品课建设”( 2010.3-10内蒙古自治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科研项目NM08-018);“内蒙古地区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应对策略”( 2010.6,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NJ10237)。
现在,新的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既能做科研又能进行教学,因为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教学反过来又验证了科研成果,同时,这也是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成为教书匠。而我在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发现,科研中点、线、面的融合,以及在线课程和VR课程等教学手段,为教学带来了更新的理念,促使我们不停地思考和改进,我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成为学生强有力的帮助者。
王李岩
王李岩,副教授,1976年出生于吉林省通榆县。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英语系,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从事英语专业,ISEC、研究生英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2001年工作至今,参与科研立项多项,参与编写书籍四部,发表过相关领域论文10余篇。主讲过的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教学法、英语语法、明辨性思维与英语听说实践、ISEC英语口语交流、ISEC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研究生综合英语、研究生英语视听说等课程。
邹德媛
邹德媛,女,内蒙古赤峰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副教授职称。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指导学生参加“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先后教授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英语阅读等课程。潜心研究英语教学,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地市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产教融合课题1项,省级课题多项。其中基础英语教育方向市级科研项目获优秀结题奖,研究报告获第八届赤峰市政府奖三等奖,著作3部,《应用文体翻译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改革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