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清明节线上系列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0-03-28 来源:作者:
各团支部: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疫情当前,为了加强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拟定于今年清明节期间,开展以“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线上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修养、提升综合素质。现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线上活动,使当代大学生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了解中华民俗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主动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
2020年3月28日——2020年4月4日
三、活动安排
1.“知清明”——线上主题知识问答
参与对象: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20年3月30日全天
活动内容: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全体学生进行“清明文化知多少”线上知识问答
2.“诵先烈”——中华英雄事迹分享沙龙
参与对象: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20年3月28日——2020年3月31日
活动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中华英雄事迹分享沙龙。由团支部书记组织开展线上活动,共同分享二位先烈的英雄事迹,并撰写活动总结。
3.“忆清明”——创意手抄报制作
参与对象: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生
活动时间:2020年3月28日——2020年3月31日
活动内容:以团支部为单位,每个班级至少征集一份以祭奠英雄烈士为主题的手抄报,形式不限。要求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支持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现。
4.“述家俗”——家风展示
参与对象: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生
活动时间:2020年3月28日——2020年3月31日
活动内容:清明节你是怎么过的,有怎样的习俗?你的家中又有着怎样的家风故事或是什么老物件?它又蕴含着怎样不为众人所知的历史?不同的民族间又是有着怎样过清明的习俗呢?推荐内容:
亲人追思:与长辈们坐在一起,聊一聊家庭旧事,讲一讲长辈见闻,围炉夜话、忆苦思甜。
老物新忆:找一找家庭的老物件,或许是一枚邮票、或许是一支钢笔等,讲一讲它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又在这些东西上寄托了什么情感。
清明习俗:这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我们除了祭祖还有许许多多的活动,如踏青、植树、放风筝等等。在这些传统活动之外,同学们家庭里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方式来过这个节日呢?
以照片或短视频的形式来展现以上题材,并配有100-200字的文字说明,要求视频时长适宜、画面清晰、内容积极向上。
5.投稿整理与展示
4月1日-4月3日进行本次活动投稿材料的整理工作,进行分类筛选,评选出优秀作品。
4月4日于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四、活动要求
1.主动配合所在地区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禁止在烈士陵园等祭祀场所开展聚集性祭扫活动的规定,积极响应退役军人事务部提倡的网上祭奠英烈活动。
2.作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紧扣主题。
3.上报材料:“诵先烈”活动上报支部开展活动计划、活动过程截图、分享英雄事迹内容及支部成员参与感受;“忆清明”活动上报手抄报照片、作者个人信息(姓名+专业班级)及创作理念;“述家俗”活动上报作品、作者个人信息(姓名+专业班级)及作品说明。
五、参与方式
“知清明”、“诵先烈”将规定的活动材料打包成压缩包并发送至邮箱xtxytzz@163.com;“忆清明”将规定的活动材料打包成压缩包并发送至邮箱msms1018@163.com;“述家俗”将规定的活动材料打包成压缩包并发送至邮箱3434644982@qq.com。
六、奖励方式
凡参与同学,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均可获得第二课堂实践学分(2分-10分)。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团总支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生会
2020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