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研读,从自己开始

6acaae2547c04d24a784548a7031e4d3.jpg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提高我院师生教材解读能力,我院于9月8日在腾讯会议线上端举办文本解读专题讲座,特邀红山郡小学于夕杰老师为我院师生做“文本解读,从自己开始”主题讲座。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部分教师;21、22级部分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以及全体本科生参加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于夕杰老师就文本解读这一主题,从文本解读的四个方面:目标明确,落实“课程标准”;逐层深入,落实“单元要素”;多元链接,落实“课时目标”;环环相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出应围绕题目、精彩段落、习作方法、作品风格等进行解读的方法,并结合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以及文本解读的角度、依据、策略等进行详细讲解,提出教师的教材研读不同于一般的读者阅读,教师要站在教学立场上,从教什么的角度考虑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考虑读,同时也不是教师自己读出来的就要教出来,要以课标的要求为依据筛选必教的内容,对这些必教的内容要进行重构与整合。

      探寻和掌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形成对文本解读新的思维方法,决定着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文本的的现实意义及审美存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及人格建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的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并利用“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


时间:2022-11-02 来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