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就业

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微专业招生简章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10

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微专业招生简章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从智能图像分析到智能视觉,从工业物联网到智能制造,AI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对具备实战能力的AI专业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AI技术人才,精心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微专业,依托优质教学资源与实战化培养体系,助力学员掌握核心技术,开启职业进阶新通道。

一、特色优势

1.对接产业需求:该专业课程体系紧密围绕智能制造、智能视觉、图像分析等核心领域设计,直击企业实际技术痛点,学员毕业后可快速适配岗位需求。

2.实战导向教学:该专业打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每门课程均配套案例实操与项目训练,通过综合项目实战课程实现技术综合应用,积累真实项目经验。

3.高效灵活学制:该专业学制1年,总学分12,总学时288,兼顾学习深度与时间灵活性,适合在校大学生拓展专业技能。

二、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使大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熟练运用Python高级编程与AI工具链,搭建AI开发基础框架;


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核心算法与主流框架,完成模型训练与优化;


精通智能视觉目标识别、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可解决工业场景中的实际问题;


具备跨学科技术整合能力,可主导或参与AI相关项目开发。

三、课程体系(总学分12,总学时288)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课程定位与核心内容

开课学期

WRG1

Python高级编程与AI工具链

基础核心课:3学分,64学时(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

掌握 Python 高级语法(装饰器、生成器、多线程)、数据处理库(Pandas、NumPy)、AI开发工具(Jupyter、Git、Docker),搭建AI开发环境

第一学期

WRG2

图像分析基础与多场景实操

基础进阶课:2学分,48学时(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32)

系统讲解图像分析理论、关键技术,结合OpenCV、Scikit-Image工具实现工业产品缺陷初筛、医疗影像处理、遥感图像地物提取等场景实操

WRG3

机器学习与智能感知

算法核心课:2学分,48学时(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32)

学习回归、分类、聚类、降维等经典算法,掌握模型评估与调优方法;数据采集、传输与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感知数据与AI模型的联动

WRG4

智能视觉目标识别与分析

应用核心课:2学分,48学时(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32)

深入讲解计算机视觉基础、目标检测算法,结合OpenCV、MMDetection框架实现工业质检、物体追踪等场景开发

第二学期

WRG5

深度学习与智能制造优化

进阶核心课:2学分,48学时(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32)

深入讲解神经网络原理,掌握 TensorFlow、PyTorch 框架的进阶用法,实现复杂任务开发;运用AI算法实现生产调度、资源优化与质量管控

WRG6

综合项目实战

综合能力课:1学分,32学时(理论学时0,实践学时32)

完成企业真实项目,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技术开发到部署上线全流程实战,提交项目成果并答辩


四、报名录取

1.报名条件:本次报名仅限于我校在读学生,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优先。

2.报名材料:个人简历(需注明大学本科已修课程成绩、教育背景或项目经验);在籍证明扫描件;相关技能证书或项目作品。

3.录取人数:30人(至少20人开班)。具体录取办法另行通知。

4.招生周期:每学年秋季学期组织报名,根据录取结果另行通知具体开班时间。

五、学习与考核

1.学习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形式学习理论知识,线下参与实操训练、项目研讨与企业参观。

2.考核方式:课程编号为WRG1-WRG5的课程采用“理论考试 + 实操作业”进行考核,课程编号为WRG6的《综合项目实战》课程通过“项目报告 + 答辩”考核,修满12学分且所有课程考核合格者,颁发赤峰学院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微专业结业证书。

六、咨询与报名


咨询老师:王鹏老师(工作日 9:00-18:00)


咨询电话:13384762323(工作日 9:00-18:00)


咨询邮箱:wpsxj@163.com(邮件主题注明 “人工智能微专业咨询 + 姓名”)。


报名通道: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