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集赤峰学院校训、校徽、校旗、校歌

关于公开征集赤峰学院校训、校徽、校旗、校歌
和校园主要道路、建筑物名称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全校师生及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
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旗、校歌和校园主要道路、建筑物名称是学校重要的形象标识,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追求,在传承学校文化、凝聚学校精神、展示学校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我校建校56周年和升本10周年,为了回顾总结56年特别是升本10年来学校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骄人业绩,凝练和升华多年来形成的人文传统、文化积淀和价值追求,弘扬几代学院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的品味和水平,学校决定开展校训、校徽、校旗、校歌、校园主要道路及建筑物名称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集。
二、征集要求:
()校训
1、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理念,融会学校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凝练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和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
2、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形式简洁,文字精练、朗朗上口,文字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字为宜。
  3、来稿请附简明创作思路和解释说明,如有典籍出处请注明。
()校徽和校旗
1、创意新颖,寓意丰富,能够蕴涵大学精神,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
2、设计规范严谨,图案典雅和谐,简洁醒目,整体布局、色彩搭配和规格尺寸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和视觉传播效果。
3、校徽设计方案要将必备元素有机融合到创作之中。必备要素包括建校时间(1957年)、学校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hifeng University)及蒙文名称。
4、校徽、校旗的图案可一并设计,也可分别设计,同时附设计说明,重点阐述设计思路、基本理念和表现意图。
5、设计图案易于在衍生品中印刷、传播,适用于各种制作工艺。
(三)校歌
1、歌词内容要反映学校历史、现状与未来,体现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和价值追求,体现赤峰学院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爱校荣校的精神风貌,富于感召力和凝聚力。
2、歌词要简洁明快,易唱易记,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3、曲调要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磅礴大气,激情昂扬,适合合唱、齐唱,有伴奏或配器。
4、校歌作品可词曲同创,可分别创作,也可联合创作。
(四)主要道路、建筑物名称
主要道路包括景观大道、校园内原迎宾路、北门通道、文科楼理科楼前道路、行政楼东西两侧道路、电教楼至艺术楼道路、南校区逸夫楼至迎宾路道路、西环路等(详见附件1校园地图道路标注)。同时,根据校园建设规划,对规划待建的道路名称也可命名(详见附件2校园规划平面图道路标注)。建筑物是指校园全部地上建筑物,包括办公楼、教学楼、文体场馆、学生公寓、食堂、新旧图书馆、学生服务楼等(详见附件3校园规划鸟瞰图楼宇标注)。
1、命名要求格调高雅,寓意深远,能反映我校的自然、人文、历史特点和办学特色,渗透我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出优良的传统和学风,力求达到功能内涵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富有时代性、地方性、教育性。
2、道路、楼宇的命名要风格统一,简洁易记,无歧义,且与校内的建筑物、景色及我校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协调一致;字数一般不超过5个字。
3、命名方案要附带简练的文字阐释。
三、征集方式
1、单位投稿。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各附属单位要组织师生员工围绕校训、校徽、校旗、校歌和校园主要道路、建筑物名称进行深入讨论,集思广益,广泛开展征集活动,借此广泛开展知校、爱校、兴校、荣校教育。音乐学院重点参加校歌作品征集活动,美术学院重点参加校徽、校旗作品征集活动;其他单位应至少提交一套校训和校园主要道路、建筑物名称的征集方案,校徽、校旗、校歌作品不做硬性要求。
2、师生员工投稿。在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均可以个人名义投稿。
  3、校友投稿。校地合作处负责组织发动各地校友会及广大校友积极参加征集活动,充分发挥校友作用。
  4、社会各界人士投稿。欢迎关心赤峰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四、投稿说明
1、校训及主要道路、建筑物名称应征作品以文字稿件或电子文档形式提交;校徽校旗应征作品以打印稿(彩色、黑白各一份)和电子文档两种方式提交,电子文档提交格式为矢量图源文件(PSD或者其它格式的源文件);校歌词作品提交打印稿,曲作品提交曲谱(简谱或五线谱),词曲同创者要求交词曲成稿或总谱,欢迎送交演奏(演唱)录音带或CD碟片。
2、应征作品应为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作品一经采用,著作权和使用权归学校所有,学校拥有对该作品的修改权,作者享有署名权。应征作品如涉及抄袭或其他侵权行为,由作品提供者承担一切责任。
3、所有应征作品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4、来稿请注明单位、姓名、“征稿”字样和联系方式。
5、征集活动的截止时间为2013630日。
五、评选与奖励
   1、学校成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征集稿件进行认真评选,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作品,由学校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其中,一等奖奖金1000元,二等奖奖金500元,三等奖奖金300元。同时,对在征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二级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并给予奖金鼓励。
  2、获奖和入选的作品将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汇总后提交学校,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确定。
六、联系方式
1、联系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西段
2、联系部门:赤峰学院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行政楼115室)
3、联系电话:0476—8300073
4、联 系 人:赵阳  王高飞
5、电子邮件地址:xcb073@126.com
 相关图表信息,请查看附件一、二、三。
 
赤峰学院党委宣传部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