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论遇见现实:新城红旗中学的五天教学“初体验”
时间:2025-09-22 11:38:36 来源: 作者:
秋意渐浓,天高云淡。本周,赤峰学院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见习生在院系领导和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城红旗中学,开启了为期五天的见习之旅。
清晨的阳光洒在新城红旗中学的校门上,这里,成为见习之旅的起点——怀着雀跃与期待迈入校园,开始了作为“准教师”的初体验。
学生们在校内指导老师的分配下,分赴高一、高二两个年级部,以课堂上的“学习者”与教育现场的“观察者”的双重身份,在一线教学中,跳出书本理论,感受着理论之外真实的教育现场,让这群“预备教书匠”对“教学”有了全新的感触,并把点点滴滴的启发与思考记录了下来。
走进课堂,我院学子专注观察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从《沁园春·长沙》的激昂诵读,到《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细腻解析;从教师巧妙的提问设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到学生精彩的即兴发言,甚至是课堂上偶发的小插曲里,老师从容化解的教育智慧,都被认真记录在见习笔记中。这不仅是记录教学流程,更用心揣摩每个环节背后的设计意图与教育理念,思考“为什么这样教”“怎样教更有效”,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逐渐落地。课后的交流更是让学生们收获颇丰。老师们总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给出清晰务实的解答。这种立足于实际教学的细节交流,让见习生们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院学子还有幸参加了高一语文教研组研讨会,老师们不仅精准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将社科文阅读、诗歌鉴赏等模块系统分工,更针对学生积极性不高、阅读能力薄弱等真实学情,提出了重点精讲、音乐辅助古文背诵等具体解决方案。每一个调整都建立在对学情的深入洞察之上,既体现教学的前瞻性,又饱含教育的温度。作为见习生,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需要持续观察、反思与创新的专业实践。这次研讨让大家看见了一线教师对教学的热忱与智慧,同时对语文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每天听课结束后,大家都会齐聚阶梯教室,整理当天记录的笔记,交流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队老师也会来到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帮助我们将实践观察提升为教学理论。
翻阅这几天的见习笔记,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观察与思考。这些笔记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心得体会,更凝聚了同学们共同的智慧与发现。这些珍贵的文字,是这次见习最扎实的收获,也见证了每一位“准教师”的成长轨迹。
这次见习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将知识“活”起来、有效传递给学生的能力。五天的沉浸式学习,让各位见习生对语文教育教学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也坚定了我院学子未来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