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登录

学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刘铁志教授再次发现新物种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刘铁志教授再次发现新物种

供稿: 编辑: 更新:2018-06-14 阅读:人次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学报》刊登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刘铁志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庄文颖院士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果,即《小口盘菌属一新种及该属分种检索表》,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文中报道的“根小口盘菌Microstoma radicatum T.Z. Liu, Wulantuya & W.Y. Zhuang”已是刘铁志教授发现的第20个新种。
刘铁志教授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植物生物学教学团队负责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曾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内蒙古植物区系和菌物多样性研究。
刘铁志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项;出版专著6部、参编教材4部;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核心期刊8篇、中文核心期刊40余篇。2005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2008年被评为赤峰市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2009年入选赤峰市新世纪十百千学术技术带头人(一层次);2011年荣获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植物研究方面,刘铁志教授先后发现并报道内蒙古维管植物新记录属4个、新记录种16个,出版了《赤峰维管植物检索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同行合著的《内蒙古维管植物图鉴》二卷册(双子叶植物卷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卷)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在菌物研究方面,刘铁志教授创建了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目前收藏各类菌物标本2万余号,已成为内蒙古储量最大的菌物标本室;报道内蒙古白粉菌、黑粉菌、锈菌和大型真菌等700余种,发表新种和新变种20个、新组合6个、中国新记录种34个。完成了内蒙古白粉菌、黑粉菌和锈菌编目。《内蒙古锈菌志》的出版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没有真菌志的空白。本书及相关文章得到了世界权威分类学家、德国马丁路德大学教授U. Braun博士的认可,在他与英国R.T.A. Cook教授合著的世界性专著“Taxonomic Manual of the Erysiphales (Powdery Mildews)”中做了200多次的引证和引用。“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荣获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内蒙古锈菌志》将于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他正从事赤峰地区大型菌物多样性研究工作。(生命科学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迟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