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安全教育

赤峰学院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6-29

赤院院字〔2024〕66号

赤峰学院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自治区教育厅工作要求,进一步夯实我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自治区53条具体措施和重点行业领域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135条硬措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消减重大风险,着力消除由于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事故隐患,着力整治师生身边突出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我校安全管理水平。

(二)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我校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工作机制,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加快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部门消减重大安全风险、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理念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进一步增强,校园安全形势持续稳固。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与校园安全领域专家沟通交流,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加强与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的沟通交流,邀请消防、基建工程、自然灾害、实验室(实习实训)等领域专家指导进行校园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摸底,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划分事故隐患等级,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责任单位:校园安全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本建设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各二级学院

(二)严格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规范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流程

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严格落实教育部《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指引(试行)》,总结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经验做法,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有效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流程,提升排查整改质量。健全完善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完善并落实学校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学校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每季度开展1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做到安全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建立学校领导带队查,校园安全管理处日常查,责任部门自查的常态化安全检查制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全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紧盯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实验(训)室、供电设施、库房、危险品储存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关键部位,深入排查整改消防、坍塌、踩踏等安全隐患,确保安全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

责任单位:校园安全管理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后勤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图书馆、体育学院

(三)建立健全四级安全检查机制,动态清零校园安全重大事故隐患

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健全四级安全检查机制,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季度检查本单位安全隐患不少于1次,分管领导每月检查本单位安全隐患不少于1次,领导班子成员每月检查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不少于1次,安全管理部门每月组织开展全校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不少于1次,各二级单位具体安全责任人每周检查本单位安全隐患不少于2次,辅导员或班主任每周检查所负责班级安全隐患不少于3次。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每季度对学院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学校安保工作人员需对校园重点部位、校园周边巡查每天不少于5次。要对安全检查及巡查工作形成记录,建立风险隐患整改台账,有效防范并消除安全隐患。按照四级检查工作机制,形成周周有检查、月月有通报、季度有专项、学期有总结的隐患排查整改体系。结合各部门自查、职能部门联合检查等形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形成工作记录,建立风险隐患整改台账,有效防范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动机制,紧盯学生公寓、餐厅、图书馆、体育馆、实习实训场所、燃气设施、供电设施、库房、危险化学品库房等关键部位,深入排查整改消防、坍塌等安全隐患,对于发现的问题隐患严格落实整改措施,立行立改。

责任单位:各职能处室、二级学院

(四)加强学院安全基础建设

不断加强校园智慧消防、安防建设,推动学校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完成视频存储扩容,延长监控视频存放时间,存储时间达到规定的90天;校园交通管理更加人性化、智慧化;2024年我校智慧消防安防及外网改造工程力争整改完成,聘请专业消防维保公司加强消防监管力度和日常维保,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更加专业化;加强安全工作学习研究、沟通交流和信息上报;持续推进我校建筑消防审验工作,开展校舍建筑安全专项整治,持续推动安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2026年底前,实现未消防审验建设工程和校舍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全部清零。

责任单位:校园安全管理处、后勤管理处

(五)开展校园安全专题讲座与培训,提升校园安全从业人员素质能力

加强校园安全从业人员分层、分级、分域的安全培训,每学期开展安保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至少2次,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教育讲座至少2次,食堂工作人员安全培训至少2次;每年组织本校负责消防、基建工程、实验室、实习实训、学生管理等工作人员轮训一遍,注重安全工作政策文件解读,讲解日常操作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等,切实提升校园安全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培训质效。

责任单位:校园安全管理处、后勤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

(六)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持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教育培训演练体系、安全风险隐患防范体系、隐患排查整改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经费与物资保障体系,保障校园意识形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实验室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推动校园安全规范化管理进程。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宣传部、统战部、校园安全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网络信息中心

(七)提升校园安全监管效能

严格落实学校安全专报制度,加强安全信息汇总分析,定期做好校园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及时研判安全形势及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安全防范的措施建议。校园安全工作实施场景化、清单化、全链条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校园安全管理处

(八)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安全素质能力

聚焦溺水、火灾、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安全事件事故,在寒暑假、小长假、放假离校等重点时段,以专题安全课、主题班团会、教育警示链接、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开好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知识融入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做好校园安全事故案例警示,引导广大师生树牢校园安全观,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通过学校官网、官微持续宣传教育安全领域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工作动态等,加强安全有关政策文件学习,提高安全工作水平。聚焦师生疏散逃生演练避险意识能力提升,每年至少组织2次疏散逃生演练,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单位: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处、校园安全管理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要求,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动员部署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措施,定期听取行动进展情况汇报。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具体抓好落实,及时组织研究安全突出问题,经常性开展督导调研。职能部门抓好监督管理,各单位、各部门要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和责任人,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加大安全投入

聚焦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加强统筹规划、落实整治资金,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任务措施的支撑保障,提高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能力,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强化激励问责

强化正向激励,对治本攻坚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以点带面推动我校安全整体工作水平提升。严格问责问效,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不力等突出问题进行约谈、通报等,强化责任追究,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