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高校智慧”落地艺术设计 赋能乡村振兴
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美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学校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多模态乡村振兴品牌形象设计类课程集群建设研究》为抓手,以党员当先锋、组织做堡垒,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党建与教学融合边界,将支部建在了乡村发展产业前端,把党员聚在了乡村振兴“田间地头”。
8月29日至30日,学院党总支班子成员带领教工党支部教师赴克什克腾旗同兴镇安乐村开展了乡村振兴专项调研工作,在同兴镇镇长昭日格图、农经站长傅民、安乐村书记熊占民和副主任董兴才的陪同下,先后走访了安乐村5个村民组,通过座谈交流、个人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充分了解了安乐村整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根据同兴镇整体发展规划,调研组初步计划从乡村景观改造、农村牧区乡村风貌建设提升、民宿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地域文创产品和特色研学游品牌建设等方面打造安乐村整体乡村品牌形象,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其民族团结进步资源、良好的自然景观、历史遗址、非遗技艺等优势,开展文旅融合、美育劳动教育等研学体验游活动,争取达到引客深入游、留住客人的目的。期间,调研组还拜访了本村89岁剪纸艺人刘常林老人,对其剪纸作品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做好了数字化再利用的基础工作。
通过开展本次调研,进一步增强了美术学院党员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一步,美术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一方面,立足安乐村困境,结合视觉传达设计和环艺设计专业有关课程,开展跨专业合作和课程教学创新路径探索,逐步探索出艺术设计、非遗文旅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和农村牧区乡村风貌建设提升策略,形成以乡村振兴品牌建设项目任务为驱动的特色课程教学成果,带领师生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聚焦乡村振兴建设难点,找准最佳切入点与突破口,打造共建、共学、共研、共享的校地研究交流平台,发挥好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持续提升美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