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 工作动态

赤峰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码和名称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教授学生能够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视觉媒介进行创新设计与艺术表现后,将信息传达给目标用户,达到提高信息传达效率、加强情感沟通交流、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为目标的设计学下设专业。专业特色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回应社会需求、跨媒介融合的以“视觉+N”做为教学行动指南,以学科竞赛、项目化等教学模式培养“创行合一”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拥有重基础、强实践、育人文、思创新的专业发展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发展相兼顾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经过严格的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专业培养,表现的系统训练和视觉传达综合设计方法,具备独立进行印刷媒介的视觉传达设计、视觉品牌形象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综合设计和设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创新,推进社会文化发展为己任,面向全国,以服务国家战略、地区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应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理论、技能和创意思维方式,具有良好的设计思维、扎实的设计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视觉传达设计项目,并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从事视觉传达相关设计领域、视觉品牌形象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数字体综合设计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预期达到的目标: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时,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拥有专业自信和在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2.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中,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服务于区域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工作的发展需要,成为区域相关机构的设计师、有关项目管理者或负责人,相关领域的培训人员。

      3.围绕视觉传达设计,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能够灵活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展印刷媒介视觉传达设计、视觉品牌形象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综合设计和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能够通过个人主持、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任务的行业调研、完成视觉传达设计项目任务、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创意研究等工作,可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

      5.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跟随设计前沿,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不断更新与完善专业设计知识与技能,创新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理念与方法,研究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育人精神、创新精神与独特风格来促进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

      四、毕业要求

      根据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如下内容:

     1.专业知识:能够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核心知识融会贯通,用以解决视觉传达设计与传播的相关实际问题。

     指标点1.1: 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并形成融通式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

     指标点1.2: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视觉传达设计与传播的相关实际问题。

     2.研究问题:能够基于设计学的学科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视觉传达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行业产业调研、设计原理与方法、创新创意理念等方面,并可以通过研究分析视觉传达设计工作领域中的问题,以获得有效研判。

      指标点2.1: 掌握社会科学通用调查研究方法、视觉传达设计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资料的能力,能够进行基础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工作。

     指标点2.2: 具备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视觉传达设计与传播等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具有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意识,能够利用区域历史及人文的特色文化资源,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3.设计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视觉传达设计工作领域涉及到的社会需求中所出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解决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能够较好的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综合考虑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环保性等多种因素。

     指标点3.1: 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工作的理论与创意思维方法,并将之运用于制定解决社会需求问题的方案之中。

     指标点3.2: 具备掌握专业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综合考虑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多种因素,可以较好的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4.新技术使用:掌握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新型信息技术及数字媒体的基础,能够针对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选择与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网络平台以及印刷工艺技术,本着优先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进行设计、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汇报、设计制图、制作输出等工作。

     指标点4.1: 能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术,可以使用与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相关的软件,具备能够熟练的使用办公系统与数字媒体辅助设计软件,处理文字、图片、视频等设计素材和资料。

     指标点4.2: 依托现代新型信息技术,融合视觉传达设计核心知识与印刷工艺技术,具备利用新技术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制图、印刷制作输出等工作能力。

     5.个人和团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印刷媒介视觉传达设计、视觉品牌形象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等设计工作,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管理能力。

     指标点5.1: 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理解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在团队合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具备将团队知识和技能互为补充,加深视觉传达专业知识的理解,共同学习,探索提高的能力。

     指标点5.2: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备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6.沟通交流:能够就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工作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础的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6.1: 掌握一门外国语,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查阅和利用相关外文资料的能力。

     指标点6.2: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行业发展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具备将美学、艺术学与设计学等多学科领域涵盖的内容运用到设计项目中,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设计创意,传递设计思想,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审美核心价值和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

     7.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指标点7.1: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抗压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助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指标点7.2: 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通过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8.职业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使命感,注重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相关行业中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指标点8.1: 理解并遵守国家文化艺术与宣传的相关法律与法规,注重科研诚信和科技,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遵守行业管理体制与设计机构的规章制度。

     指标点8.2: 基于美学、艺术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能够以唯物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

     9.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能够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指标点9.1: 具备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行业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指标点9.2: 能够思辨的判断国内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前景和行业需求,了解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和视觉传达设计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趋势。

     10.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工作项目的设计制作流程以及管理维护方法,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指标点10.1: 掌握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工作项目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设计指标、设计规范、行业规定等项目管理知识。

     指标点10.2: 把握国内视觉传达设计潮流、掌握项目前期筹备、中期管理、后期维护的基本工作要点,具备视觉传达设计项目管理及带领团队执行任务的能力。

      五、学制

      标准学制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1.毕业条件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160学分、体质测试合格、普通话水平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素质拓展符合学校要求,准予毕业。

      2.学位条件

      学生达到毕业条件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及以上,满足学校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