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丨普通人能为环境保护做的 12 件小事
世界气候归因组织发表研究称,人为因素让高温天气的发生率至少翻了十倍。生命死去,物种灭绝,都不再是大新闻。一种人类的结局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所有人都知道环境保护很重要,但又常常(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对利益的短视,对认知和行动的懈怠,对大于自身尺度之事的不理解……)忘记它。
在践行物尽其用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一些环保的理念,今天想从我们的生活的角度说一说,作为一名普通人该怎样进行环保?
一、不要浪费食物
今天,大约三分之一的食物最终会变成垃圾。
这意味着,一部分森林和湿地白白变成了农田,一部分水域和土地上白白失去了生物多样性,一部分海洋生物白白遭受了化肥的污染。而且,食物在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也会排放温室气体,让地球变热。最后,当浪费的食物会在垃圾填埋场里腐烂,所产生的甲烷是第一强劲的温室气体。
二、少吃肉 多吃菜
电影《小森林 夏秋篇》
当然,保护环境不意味着你要一下子成为素食主义者。每个人有自己的饮食需求; 我们也还不在一个对素食者方便友好的消费系统里。但是你可以小小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结构,比如把牛羊肉换成鸡肉和猪肉,或者干脆多吃点好养活的农作物。这在个人的层面上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大基数上却可以减少红肉的消费,或者推动塑造一个更环境友好的产业形态。
三、买新鲜、当季、本地产品
因为:
新鲜 = 减少保存耗能(冰箱很费电的!)
当季= 减少生产耗能
(温室栽种反季农作物也费电或燃料)
本地 = 减少运输耗能
(运输成本不仅是钱,还是排放)
四、消费也是一种力量
1) 尽量考虑每一项消费的“碳足迹”。
2) 使用消费者的力量。
五、少坐飞机
如果不得不乘坐飞机,请尽量乘坐经济舱。世界银行的研究《计算航空旅行不同舱位的碳足迹》指出,由于占据了更多的旅行空间,高等舱位(包括头等舱和商务舱)的碳排放是经济舱的三倍。
六、少坐车
七、带自己的被子和餐具
八、不要买过度包装的东西
九、回收、回收、回收
每年,全球产生的城市生活固体垃圾达 20 亿吨。
垃圾分类的确有助于在生活垃圾中辨别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以及发展干湿垃圾的不同焚烧、填埋、发电方法。
十、用旧物
这几年最酷的事:用旧物。
买卖二手书,很酷;买卖 vintage,超酷;用二手材料做成的东西——手帐、拼贴、旧衣服帆布包,特别酷。会修修补补的人,也比坏了就丢的人要酷一点。
十一、空调一定要这么冷/热吗?
一件恶性循环的事:地球越热,越多人开空调,地球越热。
十二、建立自己的“保护区”
把你身边的这一片地——不管是小区也好,单位的绿地也好——感兴趣的话,把它变成所谓的‘保护小区’。
以上列举的 12 件小事,都发生在个人的层面上。
环境恶化、环境保护都有代价,而这些代价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是不均等的——认识到代价的存在,富有同情心地为环境发声,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决定,也许是我们在一个脆弱的世界生态里能够做到最大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