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党 心中有责 心中有民——记我校92届校友、阿鲁科尔沁旗民政局长陈育明
来源:赤峰学院校友处 更新时间:2015-10-20 12:00:00 浏览:
 

 
     陈育明,男,19712月出生于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蒙古族,19897月天山二中高中毕业考入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蒙数专业,在校期间曾任班长、数学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副主席等职,19926月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7月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生毕业,并参加工作,工作期间1998年中共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毕业,获大学本科学历,先后曾任旗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旗林业局副局长、巴彦诺尔苏木党委书记、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罕山林场场长)等职,现任阿鲁科尔沁旗民政局长。曾先后被选举为政协阿旗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常委,阿旗第十五届、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阿旗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赤峰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赤峰市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
19927,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陈育明被分配到坤都高中任教,担任汉语授课教师,同时负责校团支部工作。在把所学到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牧民子弟外,还把团工作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主办了校园报《阿荣河之声》,为同行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心得,推动教学教育工作创造了有效平台。
1994年起,陈育明先后调到旗总工会、旗委办公室工作,由于各项工作业绩突出,被提任旗政协办公室副主任、苏木党委书记、林业局副局长等领导职务。
20042月至20062月,陈育明担任巴彦诺尔苏木党委书记的二年时间里,为农牧民办了大量好事实事,如使阿旗南部最后一个无电村图古日格嘎查通了电,并为其开发配套饲料地1400亩,从此该嘎查农牧民走上了致富路;修通了巴拉奇如德至查干诺尔的30公里的公路,不仅方便了牧民的出行,也为今后当地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2月,他担任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罕山林场场长。在这期间,他真抓实管,大胆改革,完善了机关内部机构设置,设立了办公室、财会股、业务股、资源管护股、森林公安派出所五个办、股、所,明确分工,责任到岗到人,彻底改变了以往机关及管护站管理松散,职工责任心不强,职责不明确,奖惩不清的现状;加强场站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在原有的基础上,2006年又聘用一批有专业知识技能,受过专业教育培训,并且有工作热情的专业技术人才,彻底改变了原来专业技术人员贫乏的情况,同时加大对管护员业务素质、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强化管护员队伍管理,从而确保了保护区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他立足资源优势把单一的生态保护形式变成集生态开发、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保护与利用,2007年建设罕山特种野猪驯养繁殖场,保证了食堂用肉的同时,母猪杂交野猪也获成功,生产杂交野猪43口。管理局所在地的水资源经检验富含多种矿物质,招商引资开发创建了“罕山水业”和“辉腾水业”两处矿泉水厂,为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创造了条件。因罕山林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所生长的山野菜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摄取物,针对蕨类、高等食用真菌(蘑菇)类等资源进行开发,对外进行招商引资,成立了罕山特色山野菜加工厂,蕨菜3年累计销售已达14万元。更可喜的是修通公路,建设了楼房,通上了电,使偏僻落后的罕山林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有了空前改变,同时又建设了旅馆、饭店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处景点,为罕山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8月至20151月,在陈育明担任任绍根镇党委书记的七年间,是绍根镇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时期。在工作中,他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创造性地把上级精神与绍根镇实际相结合,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原则,继续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开放兴镇”的发展战略,努力构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能源工业为支柱、以饲草、肉牛、奶牛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重点抓了以科尔沁油田、绍根煤田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红砖、砂石为主的建筑建材工业。科尔沁油田年产产能不断提升,现产原油8万吨,三家红砖厂、八家砂石厂产销两旺,远销通辽。二是加快发展农牧业经济,大力实施农牧民增收战略,培育发展增收产业,提出利用五年时间,建设5万头优质肉牛基地、20万亩高效饲料地、50万亩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一万元的目标。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20万亩优质饲料地建设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保障,粮食产量连续几年都在2亿斤以上;节水草地已发展到44万亩,北京首农、美国辛普劳、甘肃农垦、伊利集团、达晨、东兴、蒙草抗旱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绍根,带动了1246户牧民发展草产业。绍根草业的发展带动了全旗草业发展,中国第五届苜蓿草发展大会、中美草业论坛等国内外大型草业会议相继在绍根镇召开,同时阿旗被中国草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草都”。节水灌溉人工草地不仅取得经济效益,更使大面积沙化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在发展肉牛产业、创建肉牛品牌上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绍根镇肉牛经过多年的改良,质量上乘、效益好,远近闻名,倍受用户青睐,在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基础上,加大创建绿色、有机肉牛品牌,已建肉牛专业村10个,肉羊专业村9个,万头奶牛养殖企业奥亚现代牧场已入驻绍根。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绍根镇是自治区50个、赤峰市34个重点建设镇之一,本着20年领先,30年不落后的原则,建设新型草原工业小城镇,科学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明确功能区和产业定位。构筑以镇政府为中心,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依托的小城镇基本框架,2010年已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到2014年已投资近1亿元,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办公条件改善。党政综合办公楼、公安、法庭、供电所、信用社办公楼、两所中心小学教学楼、卫生院病房及办公楼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发商住楼及移民搬迁楼2万平方米,建设了供水排水、集中供暖等配套设施,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四是注重民生和社会事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以2013-2014年为例,争取资金近千万元,用于新立嘎查巴彦西勒小组、爱根苏木村68户建设移民住宅楼,每户70平方米。完成危房改造1000余户,改善了牧民的居住条件。2014年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共投资1600万元,用于电力配套、自来水、文体广场、活动室、卫生室、有线电视、环境卫生整治等。特别是柴达木供电所的建立,解决了周边嘎查村、草业由于电压、电量低不能按时灌溉的问题。总之,经过近几年的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建设,使绍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五是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陈育明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的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使党建工作在建设“绿色绍根、幸福民生”的实践中,凝聚起了奋力争先的精神与力量。首先抓好镇党委自身建设,通过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廉洁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筑牢了科学发展、为民发展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实行“一线工作法”,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抓落实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镇党委、政府每年都向全镇人民公开承诺所办的10件实事全部兑现。其次抓好嘎查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通过抓示范嘎查村建设,契约化管理,党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坚强堡垒。“五个好”嘎查党支部达到80%以上。第三,不遗余力的抓好稳定,绍根镇近些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的问题竞相爆发,影响了社会稳定。面对这些问题,陈育明不等不靠、勇于担当,成功调处了连天公司与德布勒嘎查长达34年、莫力黑图村与浩力宝嘎查长达17年的草牧场、饲料地纠纷,对于维护绍根地区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1月,他担任阿旗民政局局长。在近一年时间,他围绕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好基层政权建设、社会工作、救灾救济工作、优抚工作等,全面完成全旗245个嘎查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多年来,由于业绩突出,他先后荣获阿旗优秀共产党员、旗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工作者、赤峰市劳动模范、全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工作者及阿旗人民政府记三等功奖励等荣誉。
校友寄语: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时刻铭记母校及师长们的教诲和嘱托,踏踏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努力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感谢母校悉心培养的同时,也衷心希望母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职能,能够为地方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版权所有:赤峰学院校友会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1号  邮编: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