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学习完善自我 自立自强创业奉献——记我校2009届校友、赤峰市松山区八家村德行幼儿园青年园长晋力群
来源:赤峰学院校友处 更新时间:2015-09-13 12:00:00 浏览:
 
晋力群,男 ,汉族 ,1985年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097月毕业于我校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班,中共党员,系中华吟诵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教育部中央电教馆职业技术认证教育领域中华传统文化认证中心中国智慧通体验式教育教学研究院赤峰研究所所长、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第九届人大代表。现任赤峰市松山区八家村德行幼儿园和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定慧幼儿园园长。2013年旗下的两个幼儿园被认定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的子课题“幼儿园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八德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的实验基地,并任该科研组组长。
 
自立自强 挑战人生完成生命中第一次蜕变
晋力群来自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乌素图镇,这是一个偏僻的穷山村,当地流传着一个顺口溜:“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忙一年少收获”,如今穷困让这个村子只剩下不到20人。2004年他考上了大学,是一名贫困生,带着多方努力凑来的学费,来到赤峰学院报到。当时的他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终于一圆自己的大学梦,担忧的是接下来几年的学费怎么办?
家境困难,父母甚至不能为其提供正常的生活费用。大一时,他靠捡矿泉水瓶,收集同学们的废弃衣物、旧书本,担任家教等来填补微薄的生活费。这样的自给方式最初曾遭受过一些人的白眼和耻笑,但所有的不认同、蔑视反而更磨练了他自强坚韧的意志。他在收购站换取许多有价值的书籍,书本破旧,却丝毫阻止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家教虽然辛苦,但让他提前接触了社会,了解了孩子、了解了为人父母的不容易,了解了教育的艰难,这既是一种教育实践,更让他在辛苦、磨练中学会了自强、自立,领悟到教育的重要,看到未来自己肩上担负的教育重任。
大二时,已经积累了丰富家教经验的他根据中小学生的需求创办了假期辅导班,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还帮助弟弟改善了生活上的窘迫境况,更使自己的专业提早得到了实践和锻炼。他将辅导班取名为“奋进”,即告诫自己要自强自立,奋发进取。
两年来,他忙碌的身影一直在校内学习和校外教育之间往来穿梭。无论炎寒酷暑、阴晴雨雪,无论工作日还是星期天或寒暑假,他披星戴月、见缝插针,放弃了休闲、放松的机会,也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相聚的机会,奔波、劳累,坚持为农村的中小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向他们宣传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苦过、累过、难过、病过、痛过,但他仍以乐观的精神、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太阳,踏实、激情地对待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两年的学与教中,他自强、奋进、不低头、不放弃、不服输,不断为自己提出人生目标、设定人生挑战,战胜了无数个困难和险境,越过了无数沟坎和高山。两年里,他不仅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赚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是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丰盛的人生成长经历。在这段不平淡的历程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蜕变,学会了厚德、善良,学会了自强、自立,学会了坚韧、勤俭,学会了珍惜、奋进。
物质生活的困顿,让他深知金钱来之不易,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可是当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却不遗余力,尽心而助。大一时他在校外学电子琴时结识了一位老师,偶然得知老师已身患癌症晚期时,他毫不犹豫站在了老师的身边,付出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爱心和汗水。陪床护理、端汤送饭、洗脚剃须、推拿按摩、更衣擦身,在老师人之将去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奉献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更是在心理上给予抚慰和安定,如此力行直至那位老师含笑而去,不留遗憾。他无谓分毫利益,在苦累中他展现了人性、品质的美好,沉淀、升华了做人的德行。
为了应对生活、物质上的匮乏,他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为之辛劳,即便如此,他对学业却从未有丝毫放松。他付出了多于他人几倍的精力和顽强苦拼学业,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内涵,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年的摸爬滚打,他不仅以各门功课的优秀成绩得到了他人的认同,更以他的自强奋进、他的自立顽强、他的昂扬拼搏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支持,拥护和尊敬。学校对于他的勤工俭学,自强不息给予肯定,为他办理了05年、06年、07年近万元的助学贷款,帮他解决了后顾之忧。他被选为班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先后获得“理论学习先进个人”、 “文明大学生”、 “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 “优秀学生干部”、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优秀实习生”、“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社会实践成果单项奖学金”、“社会工作单项奖学金”等各类奖励,被选为共青团察右中旗第一中学第六次团代会和共青团赤峰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获得赤峰学院和自治区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被评为“高校综合测评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级三好学生“。先后考取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竞赛三级和二级教练员”资格,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计算机四级操作员证”,并熟练掌握了Photoshop软件。他在这人生途中努力前行,硕果累累、丰盛自足。
大一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深深地懂得共产党员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一种光荣,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拼博、奋斗、奉献甚至是牺牲。他始终积极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的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积极带头参加社会调查、义务劳动,开展公益活动。2005年9月~2006年9月他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以“长才干,作贡献”为主题的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期间多次为社区出谋划策,组织了不少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时事政治、教育科普文化知识,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的一致好评,锻炼期间由他提议的“社区管理网络化”的建议受到了办事处领导的重视并正在实施,他所在集体也被评为“大学生社区持职锻炼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由于他的自强自立、坚忍不拔,多次被内蒙古广播电台、赤峰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红山晚报、赤峰日报进行专访和报道。
执著国学 艰辛创业 回报社会 完成生命中的第二次蜕变
2009年,他大学毕业了。毕业后,他先考取了“大学生三支一扶”,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隆胜合镇党委做服务者,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但为了心中的梦,为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教育,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安逸的工作,优厚的待遇,辞职回到赤峰进行再次创业。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也没有丰厚的经济实力,但凭着在大学里的那份德行的磨砺,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凭着对阳光事业的希望和执著,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炽热之情,不足三个月的时间,便和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八家村村民委员会达成一致目标,创办一所运用传统文化模式的德行幼儿园,由村委会负责硬件投入,由他来承担德行幼儿园的一切组织和管理。200912月起开始在赤峰八家山下小区开始筹建德行幼儿园。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1038,幼儿园如期开学了。由于是一所新办的幼儿园,,以国学经典教育儿童,且打破了常规模式,因此多数家长对这个幼儿园、对他这个年轻的男园长,对这个男园长带领的年轻团队持怀疑、审慎、观望的态度,所以首批招生,仅有17名学生报名。他们知道17个孩子就是17个家庭的希望,就是17个家族的未来。他不气馁,带领着老师们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走访,虚心接受群众意见,以热忱的态度、一流的服务、先进的理念对待每一个孩子。
幼儿园所有的工作人员带着家长的信任和嘱托,带着责任和使命,本着“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秉承“童蒙养正,先入为主”的宗旨,开始了对这些民族未来之星的精雕细琢。他亲力亲为,带头学习国学经典,带头实施播洒,让每一束国学之光照射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让他们从小感受、浸润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光如梭,很快就到了201138,仅一年德行幼儿园的国学教育就初见成效。他们以一流的教学质量,以至尚的文明礼仪赢得了广大群众、家长的好评与信任,入园的孩子由最初的17一下子剧增到101。人有善愿天地佑之!
回首过往,这一年里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辛苦和委屈,误解与指责。虽旨在创办一所“振兴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扎根德行教育”的传统教育现代化园所,然而不少家长却把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中华文明认为是封建迷信、腐朽思想,对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持怀疑态度甚至有所抗拒。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只要不受气、不打架、吃饱饭、开心玩就够了,对于孩子在幼儿园里习惯、能力的培养,知识、礼仪的学习根本不在意。所谓的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是长大以后的事,这么小的孩子不磕着、碰着,吃饱穿暖就万事皆妥了。新理念、新教育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为了与家长达成共识,为了传播新的教育理念,他亲自带领着幼儿园教职工无数次地走访家庭,与家长沟通,说服家长,让家长明白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占80%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孩子的幼儿期是教育的关键,让孩子们从幼儿时就懂礼仪、知廉耻、讲孝悌,对其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思想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即影响着民族的未来。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得益彰,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他们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给家长做工作,老师们因此常常无法按时吃饭、按点回家,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老师们用爱心、诚心、耐心感化家长、善待孩子,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学会感恩,孩子们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运用于生活中,他们的细微变化影响着家长,很多孩子们感恩父母的小故事也打动了无数家庭。老师们的倾力付出让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邃和博大,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幼儿园的年轻园长和老师们逐渐的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赢得了孩子与家长的尊敬与爱戴。家长们被老师的言行感动了,被孩子们透露出的纯净和美好感动了,被老祖宗的无穷智慧感动了,他们现在每天利用接送幼儿的时机为老师们深深地鞠一躬来表示自己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恩!
为了办好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时时不忘充电,完善完美自己,如今已然成了行家里手。经过中国高校教学会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数学教育会、小学培养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先后获取小学数学竞赛三级和二级教练员资格、教师教练技术导师、奥尔夫音乐中级教师资格、蒙台梭利教学法教师资格,中国智慧通体验式教育教学研究院评审为中华国学高级讲师、中华吟诵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
他为之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老师们跟随他前行挥洒而下的汗水没有白流。20101023内蒙古红山晚报报道了他所创办的德行幼儿园以及八家孝心村的整体建设情况,1220内蒙古日报科技与教育专栏大板幅的报道幼儿园实施传统经典文化的具体情况,赤峰市松山电视台“走进松山”栏目也多次报道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上的众多亮点进行跟踪报道。德行幼儿园还得到了不少企业家的认可和赞助,得到当地政府的推举和大力支持。20102013年期间先后有中央党校任登第老教授和牛淑琴夫妇、原司法部部长高礼昌、原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胡春华莅临幼儿园视察指导。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总编导吕明晰老师来园莅临并亲笔题词:“从小爱父母,长大报国好儿郎”。 26年如一日放弃出国留学和成家,一心侍候植物人老父亲的中国十大孝子王希海老师曾两次来园指导,并再三嘱咐:“孝是百善之门,学会了孝的人一生幸福”。全国无偿献血女状元刘苏,中国儒商协会肖先华会长,中国智慧通体验式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汪园黔教授等都曾来幼儿园视察并给予大力支持、高度赞扬和鼓励。他的办园理念、宗旨、经验,并逐渐形成一种模式被大家接受、推广。2011年、2012年两次被选为穆家营子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评为道德模范。
如今的他已经开创出一片辉煌的新天地,从一花独放到春色满园,他用心用情书写着独有的重墨人生。“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他不仅聘任为赤峰市松山区八家村德行幼儿园园长,2012年他又被聘为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定慧幼儿园园长,并多次被石家庄、邢台、辽宁等地请去讲课,分享用国学经典模式办园的经验,他成为全国国学幼儿园的创办和构建的先驱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是时刻不忘自己肩头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走在人民的前列。他靠自己,奋力打拼、辛勤劳动,偿还清了大学贷款,不给学校和社会添负担,自立、自强。他时刻不忘感恩、回报社会,经常到当地养老院义务为老人们推拿按摩、洗脚理发、表演节目、逗老人们开心。他利用所学心理知识,为老人们进行情绪调理和抚慰,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倾注温暖和感动。他关注、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对于幼儿园里贫困家庭孩子少收费、甚至不收费,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无偿伸出诚挚的双手。一个只有28岁的青年共产党员,用自己的正能量影响着身边人、社会事。
磨难、激流中,他历练成一个勇者、一个智者、一个仁者,他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人生路上第二次蜕变。他用自己的劳动汗水浇灌出人生的五彩之花,用自己的实践之路教导年轻人,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才能真正让人生变得阳光璀璨。同时也让身边的人深切地感受到,清晰地看到,年轻人不都是“啃老族”、“月光族”,他们有实力、有能力打造出一条让家人和师长安心、让亲朋放心、让同辈、晚辈有决心的七彩之路!
“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四年使我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母校的培养、师长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在人生路上奋力前行,敢于攻坚克难,不论走到哪里,不管创业的路多艰辛,都要争取做到:“德日进、过日少,苟日新、日日新”,不记辉煌,谨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以自己的行动诠释母校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同时祝愿母校秉承“经世致用、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版权所有:赤峰学院校友会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1号  邮编: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