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赤峰教育界升起的一颗明星,始终把教育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她把对教育的爱,化作卓越的教育行为;她把对教育的责任,化作对教育的不断探索;她把对教育的担当,化作对红山教育的忧思。她就是赤峰十中副校长、原赤峰师专数学系96届校友张志艳,一位充满教育理想和情怀的校长。这种情怀不是用理论来陈设的,而是由日复一日的努力,一个个具体的教育行为表现出来的,她的身上洋溢着激情、执着、坚定、智慧、大气和超越。
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1975年,她出生于一个教育世家,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耳濡目染,从小对教育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小时候,跟小朋友游戏,就喜欢当老师,用粉笔头在小黑板上教小朋友写字,看见妈妈晚上在灯下批改作业,就去帮妈妈判红对勾。上学时,喜欢老师站在讲台上的神圣,喜欢老师走下讲台的亲切,也喜欢老师那自信的眼神,特别崇拜老师,似乎在老师那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幼家庭的熏陶和对教师的喜爱,让她萌生了对教育的选择,在大学报考志愿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师范类院校。这是多么纯净而美好的理想,这或许就是她最初对教育的爱和理解吧。
追梦,笃志丹心耀百花
1993年,她考入赤峰师专数学系,1996年7月毕业,被分配到赤峰十二中,担任初一班主任和两个班数学课,成了一名真正的教师。当时的十二中是一所条件、生源都非常差的城市周边学校。刚上班的第一天,那种兴奋和喜悦无法比拟,看着一个一个可爱的孩子们,她就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不比中心城区的孩子差。于是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被动的接受知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她探索数学课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并毅然决然的加入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触探数学教学的核心。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钻研,在五年的初中教学中,分别获得了红山区班主任大赛一等奖,红山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赤峰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奖项,论文《谈数学教学的暴露思维过程》、《浅谈教师的情感魅力》获国家论文一等奖。
2001年10月被调入赤峰四中担任高一班主任及两个班的数学课,开始了她的高中教学生涯,初中五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再加上她的虚心好学,她的高中教学在几年内有了突飞猛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高考复习的有效方法,数学成绩及班级高考总成绩名列前茅。2005年担任了年级主任和教务副主任工作,为全校的教学工作指引了方向。在高中的八年里获得了很多的奖励,主要有红山区优秀班主任、红山区优秀教师、红山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赤峰市教学能手、赤峰市学科带头人、赤峰市骨干教师、赤峰市政府记二等功、内蒙古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数学教学能手、内蒙古优秀班集体,论文《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函数对称性的研究》、《谈如何对学生实施数学三维性的教育》获国家论文一等奖等等,也正是这些成果,使她破格聘为中学高级职称。
做老师时,她希望做一名好老师,每当看到那些聪慧灵秀的孩子,她就会有想融入他们的智慧、挖掘他们潜能的冲动;每当看到那些聪明而不好学的孩子,她就会想尽办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每当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就会流露出无比的幸福。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多少个黎明用深深的疲惫迎来喷薄而出的朝阳。是她在改变孩子,让每个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之所以成为名师的法宝:是那份自然流露出的爱与尊重,是那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追求与信心。
这一路走来,笃志丹心示大爱,化作甘霖百花开。在不断地努力中,也创造了一流的业绩,2008年11月,被选入红山区教育局担任基础教育股副股长,负责全区的教育教学工作。这给了她更大的展示的空间,面对红山区四十多所中小学,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她要用智慧和行动去改变教育的现状。
这时,她发现自己的教学实践很丰富但教学理论还有所欠缺,所以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魏书生的《好学生好学法》、李镇西的《我的教学笔记》到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一》、《学生第二》,还有《人性的弱点》、《赢在执行》、《人性的管理》等等书籍都深深地影响着她改变着她。在这期间获得了很多奖励:2011年获得红山区政府嘉奖,2012年4月获得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10月高中综合实践论文获国家级科研成果,2013年11月被红山区人民政府聘为兼职督学。
圆梦,助力教育的领跑者
2014 年3月,张志艳被组织部派到赤峰十中担任教学副校长,为她专业的深入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她发现课堂教学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框定,所以提出了“疑思导学”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探讨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结合。
当校长,她秉承“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发展能力”的教学理念,以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引领十中全体教师阅读教育经典,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她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培训、交流打造了一支业务精干、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她希望十中的教师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和自由的心态。她一直坚信: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无论是当教师、督学、还是校长,她都乐此不疲地专心行走于课堂上学校里,这些都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她用自己的教育行动传递变革的希望和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师、学校以及赤峰教育的未来。
尽管离开母校已经20年,但张志艳在心中始终牵挂着母校,就如同她所说“是母校的悉心培养和师长们的谆谆教导使得自己能够得以在中学教育教学这片天地中施展抱负和才华,希望母校在区域性应用型综合大学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远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实现办学水平、办学层次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