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有多远,心就有多远,脚下的路就有多远。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会有荆棘、坎坷,只有勇于战胜困难才会不断超越自己,攀上顶峰。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在李娜的人生征途中,每一次赠人玫瑰的瞬间,都会留下手有余香的回味。她一直都在倾听着自己的内心,挥动梦想的翅膀,始终向前奋力翱翔。
命运对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苦难有时可能真的不是命运的吝啬或是刻薄,也许只是一种考验,只有通过的人,才会得到奖赏。”
李娜,一个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的普通女孩,当你看到风华正茂的她时,没有人会把她和单亲、贫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在知道了她的家庭状况、她过去所经历过的那些日子,一定会唏嘘慨叹,祈祷命运今后能善待这个好女孩儿。
九岁那年,李娜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母亲下岗后又传来患上癌症的噩耗,家里的突然变故,让一个“小公主”学会了做饭、打扫房间、照顾母亲。当邻居家的孩子在院子里嬉戏时,她蹲在院子里为全家人洗衣服;当邻居家的孩子还要父母喂着吃饭时,她已经能做好简单的饭菜喂母亲吃饭;当邻居家的孩子打针还在大声哭喊时,她已经能准确地把针头扎入母亲的血管里……尽管生活艰辛,但她从不抱怨,不去挑剔,也不和别人对比,那时的她不懂得什么叫做坚强,只是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对她来说,只要有爸爸妈妈在,这个家就是幸福的。即使在这种环境下,她依然没有放弃学业,并以所在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当地重点中学。
十四岁那年,母亲病重去世,家里欠下巨额债务。她流下了六年来的第一次泪水,她不怕生活的艰苦,不怕经济的窘迫,她只想要妈妈,要一个完整的家。然而不幸的是母亲离开后不久父亲随即病倒,患了脑血栓,她边照顾父亲边上学,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寒暑假她就在亲戚家店里打工,赚取生活费和父亲的医疗费。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十八岁那年,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她放弃了已考上的大学在家照顾父亲。待父亲的身体稍有好转,她便外出打工,想多赚些钱为父亲买药治病。打工之余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让她有存在感,不仅父亲需要她,这个社会、国家也需要她。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完成自己的梦想,也为了更好的回馈社会,帮助更多人,她选择回家复读,重新考学。2011年,她不负众望,考入赤峰学院。
她相信命运是注定的,同样也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人生中不幸的事她都经历了,并且扛了过来,没有什么事能再难倒她。命运为她关了一扇门,一定会给她开扇窗。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种,奉献是最好的诠释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当需要李娜做出选择时,她选择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志愿者精神’”。
含苞待放的年纪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一颗单纯善良的心总想着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于是开启了一段志愿服务的道路,至今还走在路上……
春天承载的是希望、梦想,正是2010年的这个春天,她成为了兴安盟红城青年志愿者联盟中的一员。面对未知的社会,多的是恐惧、拒绝,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去帮助他人,必须敞开心扉,让别人接受你。腼腆的她开始向别人微笑、问好,逐渐地,她成为志愿者联盟中最受欢迎的一员。从刚开始的植树、为灾区募捐、倡导低碳生活到后来的去敬老院慰问、照顾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她尽情的享受着奉献的快乐,帮助他人自己内心获得的幸福。由于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2010年下半年,她成为了中国注册志愿者。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肯定,一个让她坚持在志愿服务中继续下去的动力。
在照顾留守儿童的时候,由于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年迈的老人照顾下成长着,老人的教育方式又是老一套的,当孩子犯错,不是打就是骂,经济条件的限制,孩子的营养也跟不上,有的像野孩子,无人管教,有的渐渐得了自闭症。李娜了解这个情况之后,在闲余时间经常去看望他们,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去教导他们,慢慢的孩子们都恢复了天真的本性。在自己的帮助下,看到他们有所改变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亮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会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才学会了善待他人和赠人玫瑰。”
2011年9月,李娜成为了赤峰学院文学院的一名学生。在紧张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她并没有忘记自己深爱的志愿服务活动,哪里有志愿者,哪里就会有她的身影。她曾协助老师先后成立了“赤峰学院慈善总会志愿者服务团”、“大学生红十字爱心服务队”、“艾滋病防止宣传志愿者服务团”;并先后成为“大学生质量监测志愿者”、“自治区诚信宣传服务志愿者”。2012年带领学校20名大学生质量监测志愿者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公司参观学习,2013年夏天作为赤峰学院志愿者代表到中信国安第一城参加第十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的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被内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评为自治区“2013年度优秀诚信志愿者”。同时她成功的加入到2014年在赤峰举办的“第十三届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服务行列中。
果戈里的一句话诠释了她对奉献的感悟“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她是幸福的!
作为每一个不同的志愿服务类型的志愿者,职责和感悟都是不一样的。为灾区募捐时心里的百感交集,和募捐后看到还有那么多人心系灾区的感动,让世界充满了爱;当黄色的沙尘毫无预警的袭来,我们为所处的地球无比堪忧时,带领整个团队去种上一片树,虽然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聚少成多,怀着为子孙们多种一棵树就能少一粒风沙的心情,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她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她不想轻易挥霍她的大学时光,她想在这个自由的大学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开发自己的潜力。在入学第一年就成功竞选为班级委员、系学生会纪检部干事、爱心协会实践部副部长。在班级里,她协助班长管理班级,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系学生会协助部长检查宿舍卫生,制定宿舍评分标准;在爱心协会,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她认真的对待每一份工作,由于表现突出,第二年便成为了系学生会纪检部部长、爱心协会副会长。她曾多次作为学生代表在各种活动中发言,深受领导老师的喜爱,又荣幸地成为勤工助学小组长、《学生工作动态》的责任编辑。曾一度身兼数职的她不但把每项工作都做的很好而且没有耽误学习,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时时反省自己哪里做的不好,需要改进。正是这种虚心向上的态度,让她得到了校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并于第三年成为爱心协会会长,这种肯定更加坚定了她努力工作的信念。
李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先后获得2011年“军训标兵”、 2011—2012年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012年度共青团工作中被评为“理论学习先进个人”、党校第二十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健康心理 和谐校园”演讲比赛三等奖、赤峰学院第一届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朗诵大赛一等奖、赤峰学院第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内蒙古赛区暨“巴林石杯”比赛优秀奖等奖项。
在大学期间,属于贫困生序列的李娜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在入学第一年获得了国家一等助学金,课余时间做兼职,这些帮她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身体瘦弱的李娜献血量达1000毫升。对于她来说,帮助他人是幸福的,一个小小的微笑,一句简短的谢意,让她有了存在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李娜感谢父母给了她生命,让她有机会来到这个美妙的世界;感谢学校让她受到良好的教育,让她有机会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感谢社会对她的帮助,让她有一颗感恩的心,更好的回馈社会。2013年,由于自强自立的事迹突出,她荣获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在2014年赤峰学院学生工作创新项目中,由李娜作为项目主持人的项目成功评选出两项,“别让手机绑架了你”呼吁大家放下手机,拥抱世界。“大学生诚信柜台”是无人售货柜台,旨在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荣誉只是代表过去,梦想支持不断前行
“当一个人有了梦想,生活就有了目标;当一个人为了梦想执着前行,她的内心也会因此强大而充满阳光”
“梦想有多远,心就有多远;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李娜有一个梦想,去偏远贫困的地区支教,让那里的孩子同样可以学习知识,感受学习的魅力;让他们寻找梦想,实现梦想;让我们共同建设我们可爱的家乡、美丽的祖国。
梦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中也会有不平凡的贡献,荣誉只是代表过去,梦想会支持不断前行。
生活的困境告诉李娜只有选择坚强的面对,生活才会更美好。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攀登下一个高峰。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我们相信,她会一直微笑面对人生,始终走在拼搏进取、友爱互助的道路上!
作为母校毕业的年青一代校友,李娜表示,感谢母校及师长对自己几年来的悉心栽培、支持和鼓励,无论今后走向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会秉承“厚德博学、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勤勉奋进”的大学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国家、社会、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希望母校的发展日新月异,早日实现“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基地”战略目标!